“哟西!”
1994年的亚运会上,何智丽高喊着属于日本人的口头禅,接连击败了她曾经的队友,前奥运冠军陈静和“大魔王”邓亚萍等人,替日本夺得了冠军。
看到这一幕,许多国人难以接受,国内各大媒体,也批判起了她如同“叛国”一样的行为。
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何智丽,为什么会放弃中国国籍,去到日本?她的现状,又成了什么样?
1964年9月30日,何智丽出生在上海,自小,在乒乓球方面,她就显露出了超常的天赋。在父母的有心培养下,她被送到了重视兵乒球运动的小学,还受到了多年的专业训练,一路从少年队冲进了上海市乒乓球队。
才刚成年,何智丽就成了国家队队员,在乒乓球赛场上开始了厮杀。1982年,她夺得了全国调赛女子单打的冠军,几年后,她又获得了亚洲冠军和世锦赛女团冠军等多个冠军。
这个时候,何智丽还是个前途坦荡的兵乒球运动员。但仅过了2年,她的运动生涯,就被一块“巨石”阻断了去路。1987年,世乒赛在新德里举行。比赛推进到8强进4强时,何智丽被队友陈静让球,和队友管建华、戴丽丽和韩国选手梁英子,一起闯进了半决赛。
当时的乒乓球教练组,认为球风稳健,有过交手经验的管建华,跟风格清奇的梁英子对上,会比较有胜算。所以就临时通知何智丽,要求她让球给队友。
这个决定,给勤学苦练,剑指冠军宝座的何智丽,浇了一盆凉水。从集体利益来说,教练组是想要拉高中国队夺冠的概率,可对她个人来说,让球就意味着再次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这不是何智丽第一次让球,在1年前的亚运会和亚锦赛中,她就曾听从教练指令,2次让球给队友。
虽然前两次并没闹出什么风波,但很可能已经为何智丽随后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次数一多,她就有些愤愤不平,所以这次比赛,她暗自决定,不再退让,不为队友“做嫁衣”。
在教练组和队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何智丽突然对管建华发难,以3:0的绝对优势,战胜了原本等着让球的队友,顺利进入决赛圈,对上了梁英子。
在场的教练们,脸色随着她的胜出,变得十分难看,还没等到决赛开始,他们就选择了提前退场。没有祝福又没有指导的何智丽,就这样一个人踏上了赛场,连赢3局,彻底碾压梁英子,抱得冠军归。
她以为,靠手上的金牌,就能向教练组证明实力,就可以平息球队领导的怒火。可她之后的冷遇证明,我国最不缺的,就是乒乓球冠军,“不听话”的何智丽,面对的结果,一定是被放弃。
就这样,何智丽从大众视野消失了。
再次看到她,是6年之后的广岛亚运会。
她以日籍选手的身份——小山智丽,以三场3:1的成绩,将自己曾经的队友一一斩落马下,再次登上冠军宝座。
只不过这一次,她身后升上的是日本国旗。
2018年7月,早已退役多年的邓亚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她败给小山智丽的旧事,邓亚萍颇有感慨:
“那个时候觉得我自己是真的尽力了,一般来讲,我在场上,能用的办法我都用了,真的都用了,何智丽从那时候开始,成为了中国女队的头号对手……如果从运动员的角度来讲,小山智丽是我很敬佩的一个运动员,她对成功的这种执着以及想要成功的渴望,甚至于她当时离开国家队去了日本,卧薪尝胆。”
为日本赢得胜利后,无数国人心中五味杂陈,尤其是她在场上那一声声“呦西”的,更是显得格外刺耳。
“数典忘祖”“见利忘义”“背叛祖国”“汉奸”“叛徒”……铺天盖地的骂声席卷而来。
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时代,何智丽辩白的声音太过于微弱,很少有人知道她曾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大家只知道,何智丽“背叛”了祖国。
风波过后,何智丽的乒乓球生涯似乎开始走下滑路了,国际赛场上很少能拿得出来像样的成绩。
后来,她转型做教练,把希望寄托在队员身上。
事业刚有了新方向,何智丽的婚姻又出了问题。
离开中国国家队之后,她嫁给了一个名叫小山英之的日本人,改名为“小山智丽”。
何智丽35岁时,丈夫被爆出轨,两人离婚。
婚姻失败,但随着时代发展,何智丽与国乒关系却出现了“破冰”。
2005年,上海举行世乒赛,何智丽受邀去现场观赛。这是何智丽去到日本后,中国官方第一次邀请她参加活动,也算是何智丽和中国乒乓球界的和解吧~
如今的中国,拥有真正的大国风范,中国体育实现了多个项目的突破。80年代以前,国球的胜利几乎是国家荣誉的唯一来源。
“让球”作为国乒队心照不宣的“战术”,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个人再委屈也要服从。
有人认为,运动员就应该无条件服从大局,把个人梦想放在第二位,何智丽坏了规矩,不听指挥,还投靠日本,这不是汉奸是什么?
也有人认为,赢得了,输得起,才是竞技体育该有的样子。
是是非非,难以定论。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评论区聊聊~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