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与散步脱不开关系?医生无奈:60岁以后,散步时这几点多留心

2025-03-10温情脉脉人生

很多人都觉得,散步是最安全、最轻松的运动方式,尤其是上了年纪之后,跑不动了,跳不动了,甚至有些人连深蹲都觉得吃力,散步自然就成了每天的“标配”

公园里、马路旁、小区的绿道上,总能看见不少人迈着稳健的步伐,一边走一边聊,感觉这样能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甚至有人认为,散步能减少心梗的风险

但你有没有想过,很多突发心梗的人,出事之前,也是在散步?如果说散步和心梗脱不了关系,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

我遇到的心梗患者实在是太多了,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出事前都在散步

有人是清晨的晨练,走着走着,忽然感到胸闷,没当回事,继续走,结果几分钟后就瘫倒在地;有人是饭后散步,走了一圈,觉得胸口不舒服,坐在长椅上缓一缓,结果没撑到家。

甚至还有人,刚刚办完出院手续,医生再三叮嘱回去要注意休息,结果为了“活动活动”,走了几步,就再也没能站起来,这些病例反反复复地出现在眼前,像是一种警示

散步这件事,真的不是想当然地“越多越好”,60岁以后,散步的方式、时间、强度,都可能成为影响心脏健康的重要因素,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让心梗来得猝不及防

散步节奏不对,心脏吃不消

很多人觉得散步就是走路,哪有什么技巧?其实,散步的节奏,直接影响心脏的负担

有人喜欢快走,觉得这样运动效果更好;有人走走停停,逛市场一样悠闲;还有人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认为“多走多健康”,但这些节奏看似没问题,其实都可能暗藏危机。

医院里曾经收治过一位老人,每天清晨六点起床,穿上运动鞋就出门,风风火火地走了五公里才回来,路上还带着点“竞走”的劲儿,觉得走快一点,心跳加速,才能锻炼心肺。

问题是,过了60岁,血管弹性下降,心脏负担本就增加,突然加快步伐,容易导致心率飙升,血压波动大,甚至可能诱发斑块脱落,引发心梗。

那天,这位老人像往常一样快步走着,突然感到胸闷、心跳剧烈,几分钟后摔倒在地,被路人紧急送往医院,检查发现,心脏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形成了急性心梗。

有人可能会问,那我慢慢走,总不会有问题吧?问题是,过于缓慢、走走停停的方式,也可能让血液循环变得迟缓,导致血栓形成

一个患者,每天晚上和朋友一起散步,但他们的习惯是走一会儿就找个地方坐着聊天,聊完再走。

结果,有一天走完回家,刚坐下就感觉左臂发麻,嘴巴发僵,没多久就晕倒了,送到医院时已经是急性心肌梗死,差一点没抢救过来。

医生解释说,长时间缓慢步行,血流动力学变化不稳定,血液黏稠度增加,加上老人平时水分摄入不足,更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

散步的节奏,应该遵循“平稳、适度”的原则,不要忽快忽慢,也不要过度剧烈

建议老年人控制在每分钟60-80步左右,走路时保持自然呼吸,不要憋气,也不要突然加快或减慢步伐,让心脏有足够的适应时间,减少突发心梗的风险

天气不对,散步也危险

不少人觉得,既然是散步,那就无所谓天气,反正又不剧烈运动,但很多突发心梗的患者,就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出事的。

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都会影响心血管的健康,特别是对年纪大的人来说,温差大时,血管收缩和舒张的能力变差,极容易发生意外

有一位患者,退休后每天坚持晚上七点准时散步,无论春夏秋冬,从不间断。

结果有一年冬天,寒潮突然来袭,晚上气温从10℃直接降到零下,他照样穿着平时的运动衣出门,刚走出小区没几步,就觉得胸口闷得厉害,喘不上气,想回家却迈不开步子,没多久就晕倒在地。

检查后发现,他的冠状动脉本身已经有动脉硬化,寒冷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心脏供血不足,引发急性心梗

其实,不只是寒冷天气,高温高湿的环境也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医院里曾经收治过一个老人,夏天午后去散步,走了不到20分钟,就觉得头晕乏力,回家后突然晕倒。

检查发现,由于当天湿度太高,老人的身体散热功能下降,导致心率失调,心脏缺氧,诱发了急性冠脉综合征。

所以,60岁以后,散步一定要关注天气状况,气温过低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清晨和夜间出门;湿度过高的天气,应该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和下午最热的时段。

如果遇到大风、骤降温、雷雨等极端天气,最好改成室内活动,减少心脏负担

时间选错可能害了心脏

很多老年人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觉得这样能帮助消化,预防胃肠疾病

但事实是,饭后立刻散步,反而可能增加心梗的风险,尤其是对本身就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医院里收治过一位患者,平时养生得很好,但他习惯吃完饭就出去走一走,觉得“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结果有一天,刚吃完晚饭没多久,就照常出门散步,走了十几分钟,突然感觉胸口发闷,出了一身冷汗,没几步就倒下了。

医生检查后发现,饭后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心脏供血反而减少,再加上散步时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增加,最终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

饭后散步,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建议饭后休息30-60分钟后再开始活动,让消化系统和心脏有一个缓冲的过程

特别是晚饭后,不要急着出门,适当坐一会儿,甚至可以做一些轻缓的伸展运动,避免饭后血压波动过大,影响心脏健康。

别忽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很多心梗患者在散步前,其实身体已经发出了警告,但他们都忽略了。

有些人觉得胸闷是天气热,有些人以为头晕是低血糖,还有人觉得心跳加快只是走得快了点,结果这些“小问题”,往往成为心梗的前兆

医院里收治过很多这样的患者,他们在散步时已经感到不适,但都没有停下来休息,结果出现了不可逆的后果。

60岁以后,散步时如果感到胸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一定要立即停下来,找到安全的地方休息,必要时尽快就医。

千万不要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心脏的承受能力,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