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也伤肝?这4种维生素不要当保健品随便吃,后果或承受不起

2025-04-04健康平安时光

保健品的虚假宣传

如今,随着人们对养生的关注日益增强,许多人选择通过补充保健品来提高免疫力和减少生病的风险。然而,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保健品的宣传,因为它们实际上是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争议中的维生素补充

营养学界一直对补充维生素的效果存在争议。一项由《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进行的研究评估了8295名受检者的血液中六种维生素的浓度与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经过多次变量调整,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与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风险的降低有一定关联,而其他几种维生素的水平增加与死亡风险的增加关系不大。也就是说,同时服用多种维生素并不一定对健康有益。

维生素对肝脏的伤害

维生素主要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可以溶于水,在进入人体后会被小肠吸收并运送到各个器官,随尿液排出体外。一般来说,水溶性维生素是没有毒性的,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B。而脂溶性维生素则不同,它们不溶于水,而是溶于脂肪中。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通过胆汁乳化和小肠吸收后才能被人体利用。最常见的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相对来说,它们的毒性更大。

长期大量服用无论是水溶性维生素还是脂溶性维生素都会导致维生素在体内积聚,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减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导致毒素在肝脏中不断积累,最终导致肝细胞大量死亡,出现肝损伤的情况。如果继续服用,甚至可能引发肝衰竭。

四种维生素的危害

以下是四种维生素的危害,我们应该避免将其当作保健品随便服用:

维生素A

大量摄入维生素A会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短时间内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会引起头晕、嗜睡、头痛、恶心和呕吐等中毒症状。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和易激动等情况。

维生素B

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B会对肠胃道造成损伤,导致胃酸过多腐蚀胃黏膜,引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过多摄入维生素B还可能导致头痛、眼花、烦躁、疲倦和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人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和烧红等不良反应。

维生素D

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D会导致血钙水平升高,并伴有尿蛋白阳性和尿素氮升高。这些指标的增高表明肾脏出现损伤。此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低热和厌食口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精神抑制和病理性惊厥。

维生素E

长期服用过量的维生素E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持续服用可能导致视力模糊、口角炎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面临高血压、肺栓塞等严重情况,女性朋友还可能面临闭经的风险。

食物补充维生素更可靠

如果身体缺乏某种维生素,食物是更可靠的补充途径:

1. 缺乏维生素A,可以每个月食用1到2次动物肝脏,如猪肝,多吃橙色水果和绿色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适当增加奶制品和蛋类的摄入。

2. 缺乏维生素B1,可以多吃杂粮和豆类食物,如燕麦、红豆、黑豆等,老人和脾胃不好的人可以适量多吃瘦肉。

3. 缺乏维生素C,每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最好每天摄入三种以上的水果和蔬菜。

4. 缺乏维生素D,可以多吃含有较高脂肪含量的海鱼、鱼卵、动物肝脏等食物,适量摄入蛋黄和奶油。同时,注意多接受阳光的照射。

通过食物来补充维生素可以更好地满足身体的需求,而且不会出现过量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谨慎补充维生素,避免将其当作保健品随便服用。正确的饮食搭配和合理的膳食习惯能够更好地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记住,健康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