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姨和她的丈夫在走路的速度问题上总是意见不合。李姨认为快走安全隐患多,而丈夫则坚信快走能延长寿命。那么,走路快与走路慢,谁能够活得更久呢?美国的一项研究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
据《梅奥诊所学报》报道,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名为“生活步调”的研究。他们对47.5万名平均年龄为58岁的人进行了长达7年的随访,收集了他们的步行速度和体重指数,并通过分析模型预测了他们的预期寿命。
结果发现,走路快的女性预期寿命为86.7-87.8岁,比走路慢的女性多活了15年;而走路快的男性预期寿命为85.2-86.8岁,比走路慢的男性多活了22年。即使体重指数不同,走得快的人寿命更长,这打破了肥胖会增加死亡风险的传统观念。
此外,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发现,走路速度还可以预测寿命的长短。根据他们的综合研究,正常人的走路速度约为0.9米/秒。而如果走路速度低于0.6米/秒,死亡风险就会增加;相反,走路速度超过1米/秒的人寿命会更长。这个结论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尤为准确。
那么,要如何判断自己的走路速度是否达标呢?有两种简单的测试方法。首先,根据《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人员指出,每分钟走100步,或者心率达到最大值的60%以上,就可以算作“走路快”了。其次,你可以在走路时进行说话测试。如果你能大声唱歌,那说明步速太慢,运动强度不足;如果你感觉呼吸困难,但可以舒适地与他人交谈,那就代表步速适中,已经达到快走的强度;而如果你气喘吁吁,已经不能轻易说话了,那就代表步速过快。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快走是最适合的运动方式。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常春博士表示,快步走时要注意不仅仅是走路要快,还要加入上肢的动作,让全身都能动起来。跑步和登山等运动可能会对骨骼造成伤害,而快走则更加安全适宜。当然,老年人在选择运动方式时,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在进行快走运动时,也要注意正确的走路姿势。保持头部垂直,目视前方;胸部挺起,不要含胸;腹部和臀部要收紧,手臂自然摆动,呼吸要调整有节奏。此外,根据中国膳食营养指南的建议,每天走路6000步是比较安全的目标,但具体的步数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走路时选择安静干净的地方,最好是塑胶场地,避免在硬地面上行走和上下坡路。走路的时间要合理控制,每次30-4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
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快走被证明是延长寿命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同时,也要做好热身运动,以避免错误运动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快走,让我们迈向健康的长寿之路。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