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珍贵之物,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来说,聚会已成为晚年生活中最宝贵的休闲娱乐之一。然而,随着近三十年的发展,我们不禁要问,如今多少财富才能与当年的"万元户"相媲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一份权威学术研究报告给出了答案——"255万"!这个数字足以让许多人震惊不已。255万在中国的大多数二三线城市足以购买一套舒适的住房,再加上一辆30多万元的轿车,手头还能有几十万元的存款。而在70年代末,“万元户”这个响当当的头衔简直就是土豪的代名词,令人刮目相看。当时,大米价格为0.14元/斤,肉价为0.95元/斤,走亲戚送礼的费用约为2元左右,压岁钱也只有0.1-0.2元,1万元简直可以让人数十年不愁吃穿……然而,如果当年的一万元存入银行,采取五年定期储蓄不断滚动定存,即便考虑到保值贴补,如今存入银行的1万元充其量也难超过10万元。因此,我们应该明白,钱财不能被囤积,而是要学会理财,学会让钱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财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七八十年代的钱币是如何变得如此珍贵吧!
60年代的"十元大钞":大米价格过去的七八十年代为0.12元/斤,而今天已经上涨至4.4元/斤,价格增长了36.66倍。大白菜价格过去的七八十年代只有0.02元/斤,而如今已经涨至1.8元/斤,价格增长了90倍。
培养一名大学生:过去的七八十年代,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只需140元,而如今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已经达到了近150000元,价格增长了1071倍。
看病花费:过去的七八十年代,看病花费大约为0.98元,而如今平均为90元,价格增长了91.8倍。
房价:过去的七八十年代,100平米的房子每月扣除房租只需1.2元,而如今100平米的房子每月租金至少为2500元,价格增长了2083倍。
高速收费:过去的七八十年代,高速公路是免费的,而如今100000公里的高速公路收费已经变得无法计算。无疑,价格增长倍数已经无法比较了。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其他一些变化。例如,过去的七八十年代,一双皮鞋至少可以穿上5年,而如今大概只能穿上1年,使用寿命下降了5倍。此外,根据国际马里克期指数,1978年的环境污染指数为0.98,而2008年的环境污染指数已经上升至1580,污染指数增长了1612倍。
尽管我们对这个现实心知肚明,但我们还是不得不被社会的漩涡所吞噬。好了,让我们努力赚钱,成为255万元户吧!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