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小米粥,只用水就废了,牢记多加1味,米粥芳香粘稠,米油浓厚

2024-11-08宁静安好岁月

随着冬季的深入,凛冽寒风宣告着真正的寒冬已至。此时,气温骤降,人的脾胃也更易受寒,而小米粥则成为了冬日里的滋养佳品。多饮小米粥,不仅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还能健脾养胃,助我们舒适地度过漫长的冬天。

提起小米,它虽看似不起眼,实则是个“宝贝”。自古以来,女人坐月子都离不开它,这主要是因为其含铁量颇高,对于产妇产后滋阴养血有着显著功效。此外,它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以及各类微量元素,有着温中养胃的作用。在寒冷冬日里,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能让身心都倍感温暖。

然而,小米粥的煮法看似简单,只是加水、加米然后熬制,可这样煮出的小米粥往往米粒和米汤分离,口感清淡,毫无小米的香气,与饭店里的相比,差距甚远。这究竟是何缘故?

大家都清楚,熬制小米粥的至高境界就是熬出米油,而米油正是小米粥的精华所在,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米类的关键。为了熬出米油,不少早餐店老板费尽心思,有的会在熬制过程中加入食用碱,虽说这样熬出的小米粥好喝且有米油,但却会破坏其营养,所以此方法在家中熬制并不可取。那么,正确的做法到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把母亲熬制小米粥三十年的窍门分享给诸位,煮小米粥,别只用清水,牢记多加一味,米粥就能芳香粘稠,米油浓厚!

第一步:精心选米

熬制小米粥,选米至关重要。新鲜的小米必然比陈米更具香气,我们要挑选颗粒饱满、颜色均匀、富有光泽且无碎米的小米。选好的小米需浸泡一会儿,通常 10 至 20 分钟为宜。这么做能让小米吸水膨胀,既能缩短煮粥时间,又能使熬出的粥更加粘稠软糯。

第二步:把握下锅时机

许多人在熬制小米粥时,会纠结是冷水下锅还是开水下锅。实际上这两种做法都不正确。冷水下锅,小米容易糊锅;开水下锅,小米受热不均,容易出现夹生的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当锅底开始往上冒气泡,能听到水有声音快要沸腾时下锅,而且水要一次性加够。小米下锅后,要用铲子轻轻搅拌,防止糊锅。开锅后,持续搅拌约 2 分钟,加入几滴食用油,然后转至中火慢慢熬制,这一步极其关键。

第三步:关键的一味

不少人煮小米粥时仅加清水,这样是不对的。其实,煮小米粥时还要额外添加一味,那便是食用油。千万别小看这几滴油,其作用不容小觑。其一,油的沸点较高,加入食用油能有效避免小米粥溢锅;其二,加食用油能让熬出的米粥更具光泽和亮度,提升颜值;其三,加食用油还能增添小米粥的香气,同时使粥更加油润浓稠。

第四步:关火焖制

熬制小米粥通常需要约 30 分钟,这样能充分释放小米的营养,使米粥变得粘稠。熬好后先别着急出锅,再焖 5 分钟。这么做是因为刚出锅时温度较高,难以形成米油,而焖制能让小米熬出的营养物质在温度降低时形成厚厚的米油。

煮小米粥,只用水可不行,牢记多加食用油这一味,就能熬出芳香粘稠、米油浓厚的小米粥!好的经验值得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