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被父母抛弃,终身无儿无女,94岁郭兰英如今活成这样…

2025-01-22笑看人生风雨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这首脍炙人口歌颂祖国的歌每个中国人都听过,也最熟悉。


同时这首《我的祖国》也被多次翻唱,依然历久弥新。

2020年,已90岁高龄的她再次登上央视春晚,她饱含深情用婉转悠扬的歌声将这首《我的祖国》唱进了全球亿万华人的心里。

舞台上的郭兰英耀眼夺目,舞台下的她生活充满辛酸。

她的人生很传奇,但同时也是一部血泪史。


1930年,郭兰英出生于山西平遥一个村庄里,家中人口众多。

她排行第六,上面有5个哥哥,下面还有5个弟弟和1个妹妹。

父母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这样的大家庭,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

在郭兰英出生后,她虽然是家中的第一个女孩儿,并未受到特殊优待。


那时候产妇月子期不像现在各种搭配,注意营养,吃不饱饭就没有奶水,郭兰英没有奶吃,饿了就哭,哭到后面也安静了……

眼看她奄奄一息,他的父亲心一横,狠心说:“最后眼看着死,还不如扔出去。”

就这样,刚出生没多久的郭兰英就成了弃婴,被扔到野外树林里。


这件事被郭兰英的姑姑知道后,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她不忍心,趁着身上还有奶水,拖着虚弱的身体去外面找。

或许郭兰英命不该绝,当姑姑找到她时,她还有气息。

随后郭兰英便生活在姑姑家中。

当她3岁时,姑姑有了自己孩子无暇照顾她,遂又将她送回了家。

或许被丢过一次,离开姑姑后回到家的郭兰英格外的乖巧懂事。

慢慢大一点,她就开始帮着父母干活。

洗衣做饭,还有照顾弟弟。


可是家中太穷了,那时候买卖孩子是常有的事

郭兰英其中一个弟弟从小聪明伶俐,就被人贩子看上买走。

没想到没过多久就轮到她了。

那天,人贩子找到郭兰英的母亲说:“你不能让孩子饿死,得让孩子长大啊……”

郭母想是啊,孩子跟着自己吃不饱饭,就算卖去大户人家当丫鬟,总有个吃饭的地方。

眼看母亲要被说动,郭兰英哭着说:“妈,我已经被丢了一次,不要再丢下我了,就算我死,我也要死在家里。”


听到孩子这样说,郭母也不忍心。

家中早已揭不开锅,一家之主的郭父收下了人贩子手中的八个钱,狠心将她卖了出去。

郭兰英被领走时,母亲追在她身后跟了很久,最后哭着对她说:“不管多难,一定要活下去。”

人贩子先是将郭兰英卖给了一户人家做丫鬟,没过多久,她又被卖。

几经转手,最后她被卖到了太原的一个戏班。


在戏班时,郭兰英负责打杂干苦力,她一个人照顾戏班人员的生活。

挑水劈柴,洗衣做饭,饭菜做晚了或者活儿没干好,便逃不掉戏班师傅的毒打。


日子过的艰苦异常,郭兰英也不是没想过逃跑,可是逃又能逃到哪里去了?

逃跑被抓住后又是一顿毒打。

郭兰英擦干眼泪只有慢慢坚持着,过了两年多,干活越来越麻利,她也很少挨打了。

她鼓起勇气找到班主说:“我想学着唱戏,你若给我机会,将来我会帮你挣更多的钱。”

班主细细打量着郭兰英,慢慢长开的身形的确适合登台唱戏,尤其是她坚定的眼神,让她跟着学唱了两句,试了试她的嗓子。

一番观察后,便同意了她请求。


学唱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注定要脱一层皮。

郭兰英刚跟着练基本功时,师傅一踢脚,她一个劈叉下去,伤到了肌肉,好久起不来。

不等她流眼泪,师傅见她不起,鞭子已经过来了。就这样,忍着疼痛,咬牙坚持。

郭兰英心里明白,只有这样才有当角出名的盼头。

她白天练,晚上趁着大家睡觉后,爬起来在墙角也偷偷的练。

慢慢地,郭兰英的功底扎实些了,师傅打的少了,私下里又被嫉妒她的师哥师姐欺负。

这样水深火热的日子她只有慢慢熬。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郭兰英便开始登台唱戏,跟着戏班四处表演,也渐渐有了小名气。


吃够了苦,老天也会怜悯眷顾。很快郭兰英就遇到了她人生中一个重要机会。

1944年,华北联大文工团来太原慰问演出,表演了有名的《白毛女》

14岁的郭兰英站在场外看的入神,戏散了她久久不愿离去,她被戏中的喜儿所打动。

在她认为,她就是现实版的“白毛女”,她和喜儿一样,身世凄苦,同病相怜。


随后郭兰英找到文工团,说明了她想加入文工团的想法。

为了让文工团看上自己,她将“十八般武艺”通通演绎了一遍。

文工团被郭兰英的诚心及过硬的基本功打动,认为她是个可塑造的‘好苗子’。

最后由文工团的领导出面,和戏班师傅沟通,一番交涉后,才将郭兰英从戏班带走。


进了文工团,郭兰英为了能出演她喜爱的喜儿十分刻苦。

她听师父说,只有学会了认字,才能更好的诠释角色。

于是每天练完功后,郭兰英就跟着师父学认字。

为了登台表演,她时刻准备着。

之后一次下乡的演出,很不巧,饰演白毛女的王昆因为身体不适不能登台。

团里领导急的团团转,郭兰英见这情形,马上向团里毛遂自荐。

领导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就让她上了。


郭兰英扮上喜儿的打扮,往台上一站,再结合自己的身世和心理感受,情真意切的将身世凄惨悲凉的喜儿演绎的淋漓尽致。

戏演完后获得了观众的热烈的掌声,她的首演,一鸣惊人。

随后团里考虑到,由于喜儿这个角色很重要,为避免再出现意外,由郭兰英和王昆搭配着出演。

之后,郭兰英多次出演喜儿,赢得了观众们的喜欢。

她出演的《白毛女》深入人心,在当时她成为了“名角”。


有了名气后,郭兰英登台演戏的机会就多了起来。

之后参演了《刘胡兰》《小二黑结婚》,这些作品也都成为了她人生的代表作。

事业顺利的她在之后又迎来了一个高峰。


1956年,26岁的郭兰英演唱了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的《我的祖国》

这首歌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电影在全国各地上映后,这首歌也火遍了大江南北。

郭兰英也作为这首歌的原唱者,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人们发现,她不光会演戏,还会唱歌。

多才多艺的郭兰英不但让观众惊喜不已,也吸引了一位年轻人的注意。

这个人就是方浦东。


郭兰英到内蒙古演出时,遇上了在牧民家学马头琴的方浦东。

一位是红遍大江南北的演员及歌唱家,另一位是中国歌剧院首席演奏家。

两个年轻人都是文艺工作者,互相欣赏倾慕。

多次接触下来,两人慢慢走到了一起。

虽然郭兰英年长方浦东12岁,但爱情来了无法抵挡。

1964年,34岁的郭兰英和22岁的方浦东喜结连理

两人婚后琴瑟和鸣,恩爱有加。


不久后,郭兰英怀孕了。

但当时她正在准备一个重要的慰问演出,长时间排练加上路途奔波,郭兰英累倒了,被送完医院后,她流产了。

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厄运一个接一个,还没等处在失去孩子痛苦中郭兰英缓过神。

她又被医生告知,她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


在那个年代传宗接代是很重要的事。

想到方浦东还那么年轻,郭兰英不想连累他,痛定之痛后,坚持离了婚。

身体恢复后,郭兰英又将全部经历投入的歌唱事业里。

随后演唱了歌剧《春雷》,民歌《南泥湾》《数九寒天下大雪》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特殊年代到来,她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

从前舞台上迎接她的是鲜花掌声,如今与农场里的牛羊为伴。

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不止一次发生在郭兰英身上。她依然没被打倒,每天劳动完,趁着无人时,她会偷偷练练基本功。

为了不被发觉,郭兰英会简单的发音练嗓子。没有人欣赏,她照顾的牛羊就是“观众”。

郭兰英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农场工作的另一个人刮目相看。


他叫万兆元,师从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是一位很有名的画家。

有才华的万兆元遇到了多才多艺的郭兰英后,被她吸引。于是,大胆搭话,默默帮她干活,对她细心照顾。

一来二去两人交往多了,两人也发现了对方的想法。随后两人在几个友人的见证下,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捱过了艰难岁月,1976年,光明的日子来临。郭兰英和丈夫万兆元都回到了原单位。

随后她和丈夫商量,拿出所有积蓄,自主创办了郭兰英艺术学院,专门帮助家庭困难想唱歌的孩子。



为了学校能正常运行,万兆元卖画,郭兰英一边演出,
一边负责学院的管理。

免除贫困生的学杂费,慢慢地学生多了,各项开支就多了。

万兆元不想妻子郭兰英四处奔波为钱发愁,就一肩挑起了家里和学校的各项工作重担。

他每天早早的到学校,协调老师的教务工作,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之后便匆匆赶回家,为家里的老人们做饭,照顾他们的起居。

年复一年的高强度工作,日积月累,他的身体吃不消,他在一次回家的途中累倒下了……


1998年,陪伴郭兰英20多年的万兆元离开了人世。

面对丈夫的离开,郭兰英久久难以从伤痛中走出来。

直到赶来各地探望陪伴的学生和徒弟们,郭兰英才仿佛找到了生活的支撑!

伤心过后,她继续投入到学校教育中,她要去完成丈夫的遗愿,同时也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慢慢地,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有音乐梦想的人,他们有的成为了歌唱家,有的成了老师。

郭兰英的学生也有很多,桃李满天下。

比如我们熟知的贠恩凤、高志鹏、张也、万山红,以及徒弟阿宝。


如今,94岁高龄的郭兰英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爱唱歌跳舞的她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她虽无儿无女,但晚年生活并不寂寞。

她有热爱的事业,有学生爱徒的照护,还有我们每一位读者的祝福。

衷心祝福这位老艺术家身体健康。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