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是我们每天刷牙的必需品,而去超市购买过牙膏的人都知道,牙膏的种类特别多,而且价格差别也特别大,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越贵的牙膏越好呢?
牙膏是不是越贵越好?便宜的牙膏与昂贵的牙膏,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事实上,牙膏并不是越贵越好。因为牙膏本身就是一种刷牙辅助剂,基本作用就是用来帮助清洁口腔,将牙齿表面的污垢刷洗干净,而牙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摩擦剂、洁净剂、润湿剂、胶粘剂、防腐剂、甜味剂等组成,可以说是一个化学混合物,成分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也称不上是什么高科技产品。
那为什么牙膏有的牙膏卖几块钱,而有的牙膏卖几十块钱呢?甚至还分好多种功能性牙膏呢,比如美白、防蛀、脱敏、止血、抗菌、去烟渍等功能性牙膏,是不是越贵的对健康越好呢?
其实,牙膏的贵与便宜,说到底还是一个商业问题,这其中包含了品牌溢价以及宣传中牙膏的一些特殊功能。比如云南白药牙膏,因其本身的品牌效应,其价格自然就比较高,再加上添加了某些成分,宣称具有某种功效,那么在价格上自然就跟高了。
而像其他的一些功能性牙膏,其实就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具有不同保健作用的有效成分。比如美白牙膏就添加了一些增白成分,防龋牙膏就添加了一些防龋成分,抗过敏牙膏就添加了一些抗牙本质敏感成分,抗菌抑菌牙膏就添加了一些抑菌和减轻炎症成分,止血牙膏就添加了一些止血成分,中草药牙膏就添加了一些中草药成分……
于是普通牙膏就可以摇身一变,变成了各种类型的功能性牙膏,于是就变成了具有美白、防蛀、脱敏、止血、去烟渍等功效,那么自然价格方面就比普通牙膏贵许多了。
再加上使用原料品质不同,有些厂家使用好一些的原料,有些厂家使用一般般的原料,这就体现了“一分钱一分货”的价值。还有就是品牌效应的不同,就像是同样是大米,五常大米比普通大米贵许多的道理一样。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牙膏的价格,于是才会出现十几块,甚至几十块的牙膏。
但是一款牙膏的好与不好,健康不健康,并不是由价格决定的,牙膏并不是越贵越好,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牙膏的目的就是用来清洁口腔,只要是经过严格检测的一般市售牙膏都可以满足作用,而那些宣称具有美白、防蛀、脱敏、止血、抑菌等作用的牙膏,其实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想通过牙膏来达到治疗口腔疾病以及美白牙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价格并不是挑选牙膏的绝对标准!
3类牙膏成分需注意,或有潜在致癌风险,在购买时需谨慎:
含有三氯生成分的牙膏:
三氯生属于一种广谱抗菌剂,因为其抗菌性比较好,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牙膏以及肥皂等日用化学品之中,因此在一些牙膏中我们可以发现三氯生地身影。
而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曾经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显示,广泛使用含有三氯生地牙膏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组,加重肠道炎症反应,并提高肠癌发生率。
当然了,对于牙膏中三氯生是否会致癌的说法,至今为止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长期使用添加三氯生过量的牙膏,误服的话,是不利于人体健康。而且另外还有研究结果表明,三氯生可引起白鼠肝癌和肝脏纤维化,虽然不能证实是否对人体也起同样的毒副作用,但是也须引起警惕。
因此,我们在选购牙膏时,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含有三氯生成分的牙膏。
含有二氧化钛的牙膏
二氧化钛属于一种增白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化妆品,比如美白护肤品、防晒霜以及面膜中往往会添加一些二氧化钛,从而起到美白的作用。而有些美白牙膏中,同样也含有二氧化钛这种增白剂。
在网上曾有报道,二氧化钛可导致人体DNA发生改变,并会伤及肝脏和肾脏。
另外,法国科学家通过动物研究发现,二氧化钛在用于动物体时,会存在一定的病变和致癌风险,并呼吁大家尽量减少人体接触,以防潜在的致癌风险。并且在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也将二氧化钛列为致癌证据有限的2B类致癌物。
因此,我们在选购牙膏时,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含有二氧化钛的牙膏。
含有苯扎氯铵的牙膏:
苯扎氯铵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一些具有抗菌消炎的牙膏也会添加这种成分。不过有研究发现,苯扎氯铵可破坏肠道菌群,不利于肠道健康,容易引发肠道问题。
另外,在动物实验中也发现,当实验动物长时间暴露在低剂量的苯扎氯铵环境中,可增加肠炎以及相关结肠肿瘤的发生风险。
因此,我们在选购牙膏时,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含有苯扎氯铵的牙膏。
注:本文转自“左撇子说医”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