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牢记“忌2事”、“吃3宝”,有讲究,清爽安稳入伏天

2025-07-07人生如戏

一到小暑,外面是桑拿,屋里是蒸笼,白天头昏脑涨,晚上空调一吹又腰酸腿痛。湿热、寒邪一起折腾身体

小暑期间,要给大家几个建议!我们接着往下看!

小暑忌2事

1. 忌寒凉——寒饮冷食伤脾胃

小暑虽热,可人体阳气已浮于外,脾胃正处在“外虚内弱”的状态。《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脾主四时而常旺不受邪。”

一旦你喝太多的冰镇饮料,阳气被寒邪打压,脾胃就受伤——先腹胀、大便溏,后湿热互结成痰,关节也跟着疼。

建议:冰箱里拿出的水果、饮料,室温放十分钟再入口;一天冷饮不超200 ml,最好换成温热绿豆薏米汤,既解暑又祛湿

2. 忌熬夜——心神失养易上火

小暑以后入伏,地表散热慢,人体心火最旺。《灵枢·百病始生》讲“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熬夜伤肾伤肝还伤心,第二天脸上冒痘、口舌生疮都是信号。

建议:22:30 前关灯,睡前泡脚十分钟,水温 40 ℃ 左右,助阳归根;若实在晚睡,临睡喝一杯百合莲子汤,敛心火、养心阴。

小暑吃3宝

1. 祛湿第一宝——薏苡仁

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脾胃。《本草纲目》说它“利肠胃,除风湿”,对夏湿最对症。

吃法:薏苡仁 30 g + 赤小豆 20 g + 莲子 10 g,煮粥当早餐,一周吃 3 次。

要点:脾虚便溏者先炒薏苡仁至微黄,性温不伤阳。

2. 清心第二宝——莲叶

俗称荷叶,味苦微涩,入心脾。《日华子本草》早就说它“主暑热泄痢”。

吃法:鲜荷叶一片剪丝,与茉莉花 3 g、蜂蜜少许,沸水冲泡当下午茶。

妙处:苦泄心火、芳香化浊,喝完不头昏、不黏腻。

3. 清热第三宝——黄瓜

别看它寻常,《黄帝内经》强调“夏伤于暑,秋为疟”,暑邪若留胃中,秋天易寒热往来。黄瓜甘寒多汁,可清热生津,且纤维柔软不伤胃。

吃法:黄瓜带皮切丁,与木耳、胡萝卜少炒,滴两滴陈醋,补钾又护胃;

忌口:脾虚腹泻者一次别超半根,寒凉过度反伤阳

小暑调养小建议

晨起梳头 100 下,走路 3000 步——宣畅头面阳络,借微汗排湿。

午后静坐 10 分钟——舌抵上腭,鼻吸口呼,心火自降。

晚饭 7 分饱,饭后1小时按揉足三里——扶脾土,制水湿。

小暑调得当,入伏少受罪;伏天不贪凉,来年少生病。

朋友们,小暑只是序章,真正的烤验是接下来的三伏。把这些话听进去,清爽安稳迎伏天!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