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马云的预言曾引发轩然大波。在他看来,未来房子会像大葱一样便宜。当时,这番话被不少人嗤之以鼻。
可有趣的是,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正在上演着意想不到的一幕。与8年前相比,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减少了25%,这个数字相当于30个深圳的房子销量。
更让人瞠目的是,房地产销售金额蒸发了3万多亿。在一线城市的街头巷尾,经常能看到房产中介门店关门大吉的景象。
全国空置房达到7000多万套,这个数字足以容纳3亿人居住。在三四线城市,夜幕降临后,不少小区黑灯瞎火,门可罗雀。
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人口结构的巨大隐患。到2025年,60岁以上老人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的21%。去年人口减少85万,今年预计减少100多万,到2025年这个数字可能飙升至200多万。
这些冰冷的数字在诉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折点。
2025年将是房企的生死存亡之年。前100强房企需要还上3万亿的债务,这个数字令人不寒而栗。市场遇冷加上债务高企,去年已有数千家房企倒下。
很多开发商已经闻风而动,开始转型发展养老社区、布局科技产业、做文旅地产。这种转型不是他们的随意选择,而是被市场逼出来的生存之道。
房企的困境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银行收紧了房贷政策,购房者的首付比例和月供压力都在增加。不少年轻人面对北上广深七八万起步的房价,只能望而却步。
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未来5年计划建设600万套,覆盖近300个地级市。同时,对开发商的资金监管更加严格,防止资金挪用确保房屋按时交付。
在租房市场上,全国租房人口已达2.6亿。"租购同权"政策的推出,让租房者获得了更多保障。这种变化表明,政府正在重塑房地产市场的格局。
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是,房地产税在未来几年内落地的呼声越来越高。这项政策的出台,可能会给楼市带来新一轮的洗牌。
土地供应政策也在悄然调整,重点保障刚需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给。这种政策导向表明,房地产市场正在从投资型向居住型转变。
很多迹象都在表明,马云当年的预言或许并非空穴来风。在人口结构变化、政策调控和市场规律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