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肠胃功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衰退的迹象,原本强壮的肠胃,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每次吃凉的、辣的、刺激的食物时,都会发出强烈的“抗议”。实际上,在这个时候,继续坚持以往的饮食习惯已经不太合适了。
因为无论是我们的肠胃,还是我们的身体,都无法承受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身体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能避免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肠胃也需要更加温和的食物,减轻自己的负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是我们目前需要完成的任务。
人老之后,健康应排在首位,希望你能坚持这五种饮食习惯
吃饭时保持好心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过饭,其实一个人的情绪也会影响我们进食的心情,有些人在吃饭的时候还在生气、伤心、郁闷、烦躁,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我们的食欲,还会阻碍营养的吸收。
有些朋友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吃不下饭,有些朋友即使心情不好也能吃得下,甚至会暴饮暴食,企图用食物来填补内心的空缺。其实这些行为都是不利于肠胃以及身体健康的,因为在心情低落的时候,胃部血管会异常收缩,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导致消化不良,降低肠胃的吸收能力。
所以说,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希望大家能把面前的烦恼往后放一放,先调整好心情,愉快地用餐。在心情好的时候吃饭,食物才能被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每餐只吃七分饱
对于老年人来说,饭后腹胀、消化不良可能已经成了常态,这种情况往往会发生在胃不好和饱食的朋友身上。虽然上了年纪之后,肠胃的消化能力会有所减弱,但一般的消化工作,肠胃还是能完成的,除非我们经常摄入过量。
这就要求大家在进食过程中,注意一个量的问题,不要每次都让自己吃到撑,这不仅会给肠胃带来更多的负担,还容易导致肥胖,影响血糖、血脂的稳定。众所周知,老年人是各种疾病的主要攻击对象,像“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都跟饮食习惯有关,希望大家把好这一关。
放慢吃饭的速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论什么事情都开始讲求效率了,工作要快、干活要快,甚至连吃饭都得加快速度。面对这种现象,希望大家能保持理性,该快的时候快,不该快的,也别刻意追求效率,尤其是吃饭。
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吃饭这件事上都不能加快速度,因为只有经过充分咀嚼后的食物,才能更好地被肠胃消化吸收,如果咀嚼不足,就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轻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严重的可能会直接损害胃粘膜,加重胃溃疡,诱发胃病。
饭后不急于喝水和运动
相信很多朋友在吃完饭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喝水,因为有些食物确实比较重口味,即便是吃得尽量清淡,很多人也习惯在饭后喝点水把食物“送”进胃里。这种习惯其实很不合理,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吃完饭后,身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化食物,这个时候喝水,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
而饭后立刻运动也不太合适,因为此时此刻我们体内大部分血液都会聚集在胃部附近来帮助消化,运动会促进血液循环,原本有着帮助消化任务的血液就会重新流向身体各处,从而降低了肠胃的消化能力。而且饭后立马运动还有导致胃下垂的风险,希望你别轻易冒险。
不要吃饱就睡
有些老年人晚上睡得比较早,六点半刚吃完饭,八点不到就上床睡觉了。这种习惯很容易损害胃部健康,因为我们没有给肠胃留下充足的消化时间,睡着后,人体各个器官的工作效率会下降,胃部蠕动速度也会慢下来,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总结: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与日常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如果想要身体强健,就尽量养成以上5个习惯,让身体吸收充足的营养,也让营养被有效利用。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