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桌上,有一种“有人爱如命、有人避之不及”的蔬菜——香菜。它虽常常只是配角点缀,却凭着那股特殊的香味成为争议极大的食材。有人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却一闻就皱眉。但很多人不知道,香菜不仅仅是一种提味调香的小菜,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被忽视的“营养明星”。尤其在春夏交替、气温多变的时节,香菜对防感冒、护视力、排毒养肝等方面的保健作用极为突出。
如果你因为它的味道而拒绝它,可能真的错过了一味便宜、实用、功效多多的天然“绿色药方”。
香菜,又名芫荽,性温,味辛,入肺、脾经,具有发汗透疹、健脾和胃、行气消滞的功效。在传统中医中,香菜常用于风寒感冒、麻疹初期、食积腹胀等症。现代营养学研究则发现,香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叶酸、钙、钾、镁、铁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虽然它的分量通常较少,但在日常饮食中作为频繁食用的小菜,其营养价值仍然不容小觑。
香菜的香味来源于其中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芳樟醇、癸醛等天然物质,这些成分不仅具有抗菌、抗炎、驱寒的效果,还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强食欲、帮助消化。
香菜含有较高含量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这是构成视紫红质、保护视网膜健康的关键营养素。视紫红质是维持夜间视力和适应光线变化的必要物质,缺乏会导致视力下降、夜盲、眼干涩等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产品使用频繁,长时间面对电脑和手机屏幕,极易造成眼疲劳和视力下降。此时,饮食中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尤为重要。香菜虽然不是主菜,但每日摄入几十克,长期积累,仍能在维持眼部健康、预防视力退化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香菜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也是两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物,对预防视网膜黄斑变性、减缓眼睛老化有显著功效。
香菜的挥发油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炎作用。研究表明,香菜中的癸醛等物质能有效抑制某些细菌和病毒的活性,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尤其在感冒初期、鼻塞咳嗽未发作前,适量食用香菜,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此外,香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也不容忽视,是增强白细胞活性、提升机体抗病毒能力的关键因子。在流感季节或体质虚弱、易感冒人群中,将香菜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中医常用香菜煮水饮用或加入葱姜煮汤,以发汗解表、驱除风寒。对于风寒感冒初起、四肢酸软者,香菜能温通经络、疏散寒气,辅助退热、缓解不适。
香菜含有天然的利尿成分,能够促进身体排出多余水分及代谢废物,具有一定的排毒作用。对于水肿体质、湿气重、容易长痘长疮的人来说,香菜的清热利湿效果尤为适合。
一些研究表明,香菜对体内的某些重金属(如汞、铅)也有辅助清除作用,尤其在常年接触重金属、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其食用价值更高。
此外,香菜具有一定的保护肝功能的作用,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代谢,减少脂肪沉积,对脂肪肝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搭配山楂、陈皮、枸杞等食材共同食用,可进一步增强肝脏代谢和排毒功能。
香菜性辛温,有发散风寒、理气消滞的作用。对于平日饮食不节、油腻食物摄入较多,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的人群,适量食用香菜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改善腹胀、嗳气等不适。
香菜还能活血行气,对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者有调理作用。尤其在女性经期前后、体寒乏力者适当食用香菜,可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腹胀、痛经等症状。
香菜拌豆腐:嫩豆腐搭配香菜末、香醋、芝麻酱,是一道清新开胃又养肝护眼的凉菜;
香菜煮蛋汤:香菜搭配鸡蛋清汤,适合风寒初起、体虚感冒人群食用;
香菜拌胡萝卜丝:两者皆富含胡萝卜素,双重护眼;
香菜炒牛肉:温补中带清香,适合阳虚者补中带润;
香菜叶煮粥:搭配粳米、少许姜末,清润开胃,老少皆宜。
尽管香菜好处多,但以下人群仍需注意:
阳热体质明显者(如舌红苔少、易上火者)不宜过量;
多汗体质、出虚汗者慎食;
肠胃虚寒、腹泻人群宜少吃;
对香菜味道强烈排斥者不必强迫食用,以免引发反胃。
香菜虽小,却集护眼、抗炎、排毒、增强免疫于一身,是一种被低估的“食疗良药”。它的独特香味让人爱恨交织,但只要你了解它的好处,适当食用、合理搭配,就会发现,它不仅是餐桌的“点睛之笔”,更是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绿色宝藏。
别再因一点偏见错过它了。这个夏天,尝试多吃些香菜,让小小一把绿色,成为守护你健康的大功臣。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