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好好做人,其实就是需要我们能够真正自愿且主动来修身养性,不断地提升自己。
人活一世,其实有三宝,便是克制的嘴,和气的脸,善良的心。
克制的嘴
当一个人独处时,内心的宁静是一种高深的境界;而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谨言慎行则是一种难得的修为。
《格言联壁》中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管住自己的表达欲,会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在一些没有任何必要的纷争、摩擦、矛盾上花费时间,从而将这些宝贵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修炼自己。
在人生中,言语是展现一个人形象的重要方面。
“事缓则圆,语迟则贵。”
说话太快会导致思虑不周,从而伤人伤己。
不要总是以直率和直接当作借口,胡言乱语,也不要总是以快人快语为借口,不加思考地乱说话。
不妄断、不偏颇,处事周全圆通,出言迟缓、讲究分寸,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和气的脸
《周易》有云:“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和气,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彰显着一个人的宽厚与仁慈。
若行事和气有礼,常常能赢得信赖与支持。
和气待人,能让对方如沐春风、如浴暖阳,能使寒冰融水、乌云消散。
和气待人,可化干戈为玉帛,化敌意为友善。
待人和气,并不意味着没有脾气,而是宁让三分,避免无谓的纠纷与争执。
曾国藩有言:“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选择包容,不等于放纵;懂得宽恕,也不代表无能。
多一点和气,少一点戾气,以和为贵,自能和气致祥,万事皆兴。
善良的心
古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善良里藏着福气。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福气自然就来了。
善行,在于有善心;善心,在于有善念,修行贵在修心。
古语云:“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
一个真正有善心的人,他们行善举不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赞美,也不是为了收获回报,只是把善良当作一种习惯,只是为了内心深处的一份安然。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一个乐于付出、乐于行善的人,终能获得好报,哪怕一时不能被人理解,受到委屈,总有一天幸运会降临在他的身上。
善良,是一个人身上最好的品德;善良,是一个人对他人最大的慈爱;善良,是一个人对社会最好的投资。
积善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听过这样一句话:
地球是圆的,你所送出去的每一颗糖,最后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的手上。
这尘世间的温暖和善意从来都是流通的,就像是一场生生不息的轮回。
那些你所怀揣过的善意和不经意之间的善举,或许无法立刻就给你回音。
但它绝不会让你吃亏,它会被上天一一所铭记,然后在未来某天里化作你人生路上的惊喜或幸运,与你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