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远离茄子?中医:茄子虽好,但这4点老人一定多留心

2025-07-02花好月圆时光
很多人觉得,茄子是“家常菜”,便宜又好吃,还能降血脂、软化血管,对身体有好处。

但其实,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茄子并不是随便吃都合适的食物 。

尤其是那些经常手脚发凉、消化不好、容易腹泻、晚上起夜频繁的老人,更要特别注意茄子的食用方式和频率。

茄子到底好不好?

茄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P、钾元素等,确实有一定的健康价值:

维生素P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 ,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有一定帮助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 ,改善便秘;

低热量、高水分 ,适合控制体重的人群食用。

今天老刘结给大家总结一下:茄子虽好,但老年人食用时需要注意的4个关键点。

1

茄子寒凉,脾胃虚寒的人要小心

中医认为,茄子性寒凉,归脾、胃、肝经,能清热解暑,对湿热体质的人来说是一味好食材。

但对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在吃完茄子后会出现胃部发凉、腹泻、腹胀的情况。这是因为茄子的寒性加重了体内的寒湿,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

《本草纲目》中提到,“茄子性寒,多食必腹痛”,这句话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

老刘建议,如果脾胃虚寒的老人想吃茄子,可以搭配姜片、蒜末等温性调料来中和寒性。比如,在烹饪茄子时加入适量姜丝或蒜蓉,既能提升风味,又能减少寒性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每周食用不超过2次,每次控制在100克以内,避免过量引发不适。

2

 茄碱可能伤关节

茄子中含有少量茄碱(龙葵素),这种物质虽然对人体有一定益处,但如果摄入过量,可能对关节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认为,茄碱性苦寒,容易加重关节的寒湿凝滞,导致关节疼痛或僵硬加重。

因此,老刘提醒:关节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避免生吃茄子,比如凉拌茄子,最好选择煮熟或炖烂的烹饪方式,并搭配花椒、桂皮等温性调料,以减少寒性对关节的影响。

3

茄子皮营养高,但容易伤脾胃

茄子皮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P,抗氧化能力非常强,甚至比苹果高出数倍。然而,中医认为,茄子皮“涩性”较强,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来说,吃了容易引起腹胀、嗳气反酸等问题,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老刘建议,如果老人想保留茄子皮的营养价值,同时避免对脾胃的伤害,可以尝试去皮食用,或者将茄子与山楂、陈皮一起煮食,帮助促进消化。

4

 隔夜茄子风险大

茄子吸油性强隔夜后容易滋生湿浊之气,湿浊内停会加重痰湿体质,导致头晕、疲倦等问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曾指出,隔夜蔬菜尤其是茄子等吸油性强的食材,更容易受到细菌污染,长期食用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老人尽量现做现吃茄子,不要隔夜存放。如果实在吃不完,可以将茄子放在冰箱冷藏,但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确保安全。

紫色茄子营养比绿色茄子高

现做现吃,避免隔夜

搭配温性食材更健康

控制量,每次不超过200克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