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本文为你讲清

生姜,作为常见的厨房调味品,不仅在烹饪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着丰富的价值。民间流传着诸多关于生姜的俗语,如“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生姜的养生功效之强大。

然而,在食用生姜时,人们对于是否去皮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讲究。那么,到底是应该去皮还是不去皮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生姜皮和生姜本身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能够为人体带来不同的好处。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生姜和生姜皮的性质是不同的,生姜性温,而外皮则性凉。因此,是否去皮,也取决于个体患者的需求。

需要去皮

1、风寒感冒:当感染了风寒感冒时,如果想要喝一些生姜水,那么就需要去掉生姜皮。因为去皮后的生姜能够帮助排除湿寒之气,缓解感冒症状。

2、缓解痛经:有痛经的女性在大姨妈期间可以适量喝一些红糖姜水,而这个时候去皮是必要的。因为姜皮的凉性会帮助缓解痛经。

3、吃寒性食物时:如果在食用海鲜、苦瓜等寒性食物时搭配生姜,就需要将姜皮去掉,以避免寒热不平衡。

4、脾胃虚寒的人:脾胃虚寒的人在食用生姜时应该去皮。因为姜皮的凉性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引发肠胃不适。

不需要去皮

1、炒菜时不用去皮:如果将生姜作为调味品用来炒菜,只是为了去腥、提味,那么不需要去皮。这样可以保持生姜的冷热平衡。

2、消水肿不用去皮:生姜皮具有消水肿的功效,想要达到消水肿的效果时,食用生姜时不需要去皮,甚至可以单独食用生姜皮,效果更佳。

关于“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的说法未免有些夸大其词。实际上,如果无法确定是否去皮,并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的影响。只不过,如果我们在食用生姜时略加留意,或许能够更好地发挥生姜的功效而已。

除了是否去皮的问题,我们在食用生姜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吃生姜时的注意事项

1、不宜过量食用:虽然生姜对于养护脾胃有益,但是在食用时要严格控制好量。一次吃几片生姜就足够了,这样能够达到和胃降气增加食欲的效果。过量食用生姜会导致胃热,因此老年人如果咳出有泡沫的白痰时,可以适当吃一些生姜,但如果咳出黄痰或经常干咳无痰,则不宜再食用生姜。

2、不宜在晚上食用:俗话说“早上吃姜,胜似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一天之内,早上是最适合食用生姜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体阳气回升。而晚上则是阳气收敛的时候,如果再食用生姜,会影响阳气的内敛,不利于劳作后身体的恢复。

3、秋季不宜食用: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天是最适合食用生姜的季节,因为夏天使用生姜能够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而秋天则是阳气收敛的季节,不易生发,此时食用生姜很容易导致人体失水和干燥上火。

结语

生姜作为常见的调味品,在养生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是否去皮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此外,在食用生姜时也需要注意适量,遵循合适的食用时间和季节。只有正确地使用生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