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阳气最盛的时节,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津液易耗,消化功能相对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湿气郁结等状况。
很多人认为夏季水果多多益善,却不知,一些寒凉、湿重、生冷的水果吃多了,反而会伤脾胃、助湿气、耗阳气,尤其对本身体质偏寒、脾虚湿重、气血不足的人群来说,反而雪上加霜。
中医讲究“因时养生”,夏季养生的核心是“清而不寒、润而不腻、补而不燥”。
水果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一环,选择得当,不仅可以清热解暑,还能养脾补气、补血养心、化湿健脾。
以下这三类水果,甘而平和、酸甜生津、芳香祛湿,既不损脾阳,也不生湿气,是夏天食养的理想之选,尤其适合体质虚弱、脾胃不健、气血不足的人群。
甘味入脾,平性不燥,是补益脾胃的首选。
夏天常出汗、易口渴、胃口差,适当吃些甘平补气的水果,既能缓解疲劳,又不至于损伤阳气。
代表水果如下:
龙眼性温味甘,有补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夏季人体消耗大,容易气血亏虚、夜间多梦,适量食用龙眼可以帮助补充气血、增强体力。
适合人群:气血两虚、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者
食用建议:每天3~5颗桂圆干,泡茶、煮粥或煲汤,温补不燥
虽然红枣不是典型的“水果”,但其作为甘平类补品,历来有“脾之果”之称。红枣补脾益气、养血安神,尤其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食用。
适合人群:脾胃差、手脚冰凉、女性月经调理者
食用建议:红枣泡水、煮粥、蒸米饭,均可搭配其他食材滋养脾胃
榴莲性温味甘,有补肾助阳、温中理气的作用。虽属于热性水果,但少量食用能助阳补气,适合阳虚、胃寒体质者在夏天适量摄入。
适合人群:阳虚畏寒、脾胃虚寒者
注意事项:不可过量,脾虚湿重或上火者慎食
这类甘平水果不寒不燥,养脾和中、温和补气,适合夏季身体虚弱、脾胃功能不佳者作为日常水果补充。
夏日汗出过多,津液流失,常引起口干咽燥、烦躁不安、舌红少津等“阴虚火旺”之象。此时若能食用一些酸甜适中的水果,既可滋阴生津,又能清热解暑、增进食欲。
代表水果如下: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具有生津开胃、化食导滞的作用。尤其适合胃口差、饭后腹胀、湿热内蕴的人。
适合人群:食欲不振、湿热困脾者
食用建议:山楂干煮水、泡茶、煮粥,帮助开胃消食
葡萄甘酸、生津益气,富含葡萄糖和铁元素,是夏天补血养肝的佳品。适合出汗多、疲乏乏力、气血不足者食用。
适合人群: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者
食用建议:鲜食或熬制葡萄粥、葡萄汤
樱桃味甘微酸,性温,富含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补血养颜、生津止渴。其温补中带有清润,特别适合气血两虚、面色暗淡者。
适合人群:女性经期调理、产后恢复人群
食用建议:鲜食为主,每次不宜过多,适量为宜
酸甜生津类水果可帮助缓解口干、心烦、失眠等夏季常见不适,适合阴虚体质者日常补充。
夏天湿气重,尤其南方多雨,易困脾胃。
芳香化湿的水果能行气化湿、健脾和中、提升脾胃运化能力,特别适合湿气困脾、舌苔厚腻、四肢沉重者。
代表水果如下:
橙子性凉味甘酸,富含芳香挥发油,具有理气健脾、化湿开胃的作用。橙皮(即陈皮)在中医中就是健脾化湿、理气的常用药材。
适合人群:湿气重、舌苔厚腻、饭后胀满者
食用建议:可榨汁、鲜食,也可搭配陈皮煮水代茶饮
柚子性凉味甘酸,具有清热化痰、健脾消食、降脂润肺的作用。其果肉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适合人群:脾虚湿盛、饮食不化、食后胃胀者
食用建议:饭后适量食用,忌与某些药物同食(如降压药)
芒果味甘、性微凉,有化湿和胃、止呕之效。适合湿热内蕴、口苦舌腻、脾胃虚弱者。其芳香成分对脾胃有调节作用。
适合人群:湿热困脾、食少倦怠者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糖尿病人慎食,且不宜空腹食用
芳香化湿类水果既能开胃,又能祛除体内湿气,特别适合南方潮湿环境下体质偏湿、消化不良的人群。
夏天虽然是水果盛产季节,但并非多吃就好。
尤其对脾胃虚弱、湿气重、气血不足的中老年人或体质偏寒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水果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甘平补气类,温和养脾;酸甜生津类,润中带补;芳香化湿类,健脾祛湿。三类水果合理搭配,帮助你在炎炎夏日中清凉不寒、滋润不腻、补益有度。
从今天开始,吃水果不再盲目,而是根据体质、时令、功能精挑细选,让一口口果香成为你养身补气血的“天然妙药”。夏季养生,从一颗合适的水果开始。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