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夏交替、万物生长的季节里,很多人开始注重食养,而说到“清肝利湿”、“安神助眠”的蔬菜,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蒲公英。确实,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是中医眼中的“天然草药”,但若从营养成分、保健功效、食用便利性等方面综合比较,有一种菜甚至被誉为“吃10次蒲公英,不如吃1次它”,它就是——茼蒿。
茼蒿既是蔬菜,也是中药,其性味辛温,归肺、肝经,有疏肝解郁、安神养心、润肺止咳等功效。在众多绿叶蔬菜中,茼蒿的药食同源特性极为明显,对肝气郁结、失眠多梦、情绪波动大者,有很好的调理价值。特别适合精神紧张、睡眠不稳、中老年人肝火旺盛的人群食用。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不舒则容易郁结,表现为烦躁易怒、胸闷不舒、女性月经不调、男性头痛目赤。而茼蒿辛散温通,能通调气机,最适合肝气不畅、情绪起伏大的人群。
相比蒲公英的偏寒性质,茼蒿温而不燥,既能清肝热,又不会伤脾胃。现代人多熬夜、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导致肝郁、肝火亢盛的症状频繁发生,若能在饮食中增加茼蒿的摄入,不仅有助于疏解郁气、舒缓肝脏,还能避免内火伤神带来的烦躁、失眠等问题。
茼蒿富含维生素A、C以及植物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不被氧化损伤,从根源上减少肝脏病变风险。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茼蒿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挥发性精油和芳香族化合物,能够起到温和的镇静和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对于经常失眠、入睡困难、半夜易醒、神经衰弱的人群,适量食用茼蒿,有安神定志的效果。
此外,茼蒿中富含钾、镁、钙等矿物质,这些微量元素对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具有重要意义,可减少神经紧张和焦虑感,提高深度睡眠比例。
而蒲公英虽有一定清热作用,但缺乏安神助眠的直接物质,对睡眠障碍者的效果相对较弱。而茼蒿作为菜中“安神草”,温补之中带有调和之力,正可谓一举多得。
茼蒿中富含膳食纤维和天然黏液成分,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因肝郁脾虚导致的便秘现象。同时,这些植物纤维还能吸附肠道内的代谢废物,帮助体内“排毒”,减轻肝脏负担。
对于中老年人群或久坐少动、饮食油腻者而言,茼蒿可作为肠胃轻盈计划中的理想食材。不仅清肠利便,还能促进脂类代谢,有利于“三高”人群的体内环境改善。
茼蒿中所含的钾元素含量非常丰富,有助于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帮助排出多余钠盐,从而辅助降血压。尤其适合高血压早期或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定期食用。
此外,茼蒿中的叶绿素、黄酮类物质可保护血管内皮,增强血管弹性,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安神养心的同时,茼蒿还能从血管系统入手,达到全面调理的效果。
清炒茼蒿:热锅凉油快速翻炒,加入蒜末提香,营养不流失;
茼蒿豆腐汤:搭配嫩豆腐同煮,口感滑嫩,有助清热安神;
茼蒿粥:将茼蒿切碎加入粥中慢煮,适合早晚调养脾胃;
凉拌茼蒿:焯水后加入醋、芝麻酱调味,利湿健脾,夏日开胃;
火锅涮茼蒿:火锅中加入茼蒿,可中和燥热,助消化不易上火。
需注意的是,茼蒿宜现做现吃,不适合久放;肠胃寒凉或腹泻者不宜大量生吃,应选择熟食为佳。
茼蒿,这一在市面上常见、价格亲民的绿叶菜,其实是兼具养肝、助眠、通便、降压多重功效的“天然药草”。它温和平补、不伤脾胃,是现代人应对肝火旺盛、情绪紧张、睡眠不佳等问题的理想食材。
若你总感疲倦、烦躁、夜晚难以安眠,不妨将茼蒿纳入餐桌之上,每周吃上两三次,不求大补,但求调和阴阳、清心养肝、润肠静神。与其依赖药物催眠,不如让食养之道在日常中默默发挥力量。食养得当,茼蒿自能成为你的“绿色守护者”。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