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中药是一种纯天然的药材,有病可以治病,没病可以养生。其实中药不对症或者是过量服用的话,不但无法治疗身上的疾病,还有可能会增加健康损伤。
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大家在使用期间都需要恰到好处,要明白是药三分毒,尽量能不吃药就选择不吃药。而对于服用中药而言,大家需要注重几个原则。
正规的中药一般都是纯天然的状态,并不含有着激素,之所以有一些人认为中药含有激素,或许是因为中药有一种类激素样的作用。
但是含有激素和类激素样作用的属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药存在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相应作用,可以改善垂体肾上腺素的相应条件,有助于提高机体对于毒物的相应耐受能力。
能够通过促进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实现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以及分泌,这就可以很好的去增强肾上腺相应的皮质功能。
1.艾叶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艾叶能够调节月经散寒温经止血,尤其是对女性适当地使用一些艾叶,可调理月经,治疗宫寒,改善痛经。
但是艾叶长时间使用,很容易导致肝硬化,如果在停用之后发现身体症状并未缓解,最好及时到医院做全方面的肝功能检测。
2.雷公藤
雷公藤是一种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的中药。然而,雷公藤中含有雷公藤碱等毒性成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肾损伤、骨髓抑制、生殖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雷公藤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3.朱砂
朱砂是常见的矿物质类中药,其中含硫化汞,长时间服用朱砂可促进血液中血红蛋白跟汞相结合,生成难以分解的物质,易在肝脏堆积,从而导致肝中毒。近年来,朱砂使用不当造成药害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其毒性问题倍加关注。
4.何首乌
何首乌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黑发等功效。但是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或不当使用,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何首乌中含有一些有毒成分,如酚酸类、醛等。如果过量摄入,会对肝脏细胞造成损伤,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等病变。
此外,何首乌中含有一些药物成分,如黄酮类、萜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是如果不合理使用或者长期使用,也=就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
1.容易腹泻
长时间服用中药还会导致肝脏出现问题,如果在病情初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会导致胆囊出现病变。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胆囊也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胆囊分泌的胆汁能够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减轻肠胃的的负担。
但如果胆囊出现问题,胆汁的分泌也会减少,久而久之,肠胃也会出现问题,导致肠胃动力下降的情况。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就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引发肠胃炎等疾病,引起腹痛、腹泻的症状。
2.黄尿
当你上厕所时,你发现你的尿液变黄了。很多人经常认为这是上火了,所以你不在乎。
但事实上,这种行为是非常不正确的,尤其是对于长期服用中药的人来说。如果你突然出现异常的黄尿,你必须注意它,因为它很可能是由肝脏损伤引起的。
当肝脏出现问题时,胆红素代谢异常,体内胆红素不能及时排出。这些过量的胆红素将随尿液排出,导致尿液变黄。
3.肝区疼痛
肝脏本身没有任何的痛感神经,肝脏有自我修复的功能,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肝脏受损容易被大家所忽略。
经常服用中药,需要重视起来,尤其肝区出现疼痛,或许是在向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药物通过肝脏分解代谢。
经常出现肝区疼痛,或许是因为肝脏受损。所以大家不要忽略,出现这类情况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1.注意服药以后身体反应
中成药物与西药一样会引起各种反应,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以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有所差异,跟随中成药物的广泛应用,各种不良反应都会频繁出现。
凡是在服用药物出现的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症状者应立即停用药物,并且去医院做检查,有过某种中成药物出现过敏的人,切记以后不可再服用。
2.注意药物剂量
中药的剂量是药物疗效的关键,很多人认为中药的效果缓慢。想要加大剂量来提高药物的疗效。
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药物剂量不同的话作用也是不一样的。盲目的加大药量可能会引起反效果,还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3.不可长期服用
4.注意服药温度
中药汤剂通常建议要温服,煎煮好药剂后滤出药汤,放在常温下,待温度下降至40℃左右即可服用。而丸类和散类的中成药,一般也是建议温水送服。如果对服药温度有特殊的要求,建议应先咨询医生后再按医嘱服用。
5.最好是用砂锅
建议煎煮中药最好是用砂锅,不仅化学性能稳定,而且还具有传热性好、保温等优点。
煎煮中药的水最好是用纯净水、凉白开,因为自来水中通常会含有余氯。而矿泉水、井水等可能会含有矿物质,会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对症服用,只有喝对了才能发挥药效,喝错了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会伤身。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