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玩麻将,不是乐趣,而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挑战。
没错,打麻将不仅是老年人社交的一种方式,也是锻炼思维的好机会,但坐在麻将桌前几个小时,腰椎和颈椎可真是遭不住啊!
这不,老李头、王大妈那一类的常见“老年麻将党”,打完牌后常常腰酸背痛,站都站不起来,甚至一低头就想起那个“杀人诛心”的背部疼痛,真心疼啊!
可偏偏谁都不愿意离开麻将桌。
麻将桌前的每一局都是新的希望,不能错过!
但如果久坐,腰椎和脊柱的压力就得不停积累,长时间下来,就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脊椎老化等问题。
难道这就真的无解吗?可不!
有些小小的生活习惯和调整,只要在打麻将前做到这“三句话”,不仅能让身体好得多,腰椎少遭罪,整个人也能更加轻松地“打麻将”!
对于长期久坐打麻将的老人来说,腰椎最害怕的就是“驼背”或者“塌腰”了。
要知道,长期低头玩手机、低头看牌、低头打麻将,都会让本来健康的脊柱承受不必要的负担。腰椎本来是直的,但当脊椎的弯曲角度过度时,腰椎上的压力就会加大。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在麻将在桌面上的时候。
这时候,老人往往忽视了一点:坐姿很重要!很多人坐下后,习惯性地让背部微微弯曲,尤其是腰部一直在凹陷,长期下去,整个脊椎的负担就会加大,腰部承受的压力会剧增。
再加上麻木的打牌姿势,使得腰椎的负担堆积得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脊椎受伤、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臀部紧贴椅背,背部保持自然挺直,肩膀放松,眼睛与桌面平行,脚要踩在地面上,膝盖保持90度角。
简单来说,打麻将时就像是坐着开会一样,要保证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处于舒适和自然的状态。
很多老年人玩麻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身体已经被长时间的静止姿势困住了。
久坐的危害实在太大了,特别是对腰椎的影响极为明显。
没错,腰椎本来就不适合长时间处于固定的一个姿势。
对于打麻将的老年人来说,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腰酸背痛”。
若不定时活动活动,坐久了,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身体的活力就会降低。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简单!
打麻将时,每打一个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走动走动,做点简单的拉伸动作,让身体得以松弛,血液得到流通。
举个例子,不妨趁着倒水、去洗手间或者换个座位的空档,伸展下背部、扭扭脖子,轻轻蹲蹲腿,甚至可以小小地走个圈。
这样,不仅能缓解久坐给腰椎带来的压力,还能活跃一下僵硬的关节,防止麻木感的产生。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腰椎保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长期坐在桌前,每小时站起来活动几分钟,就能起到良好的舒缓作用。
其实,打麻将时“坐不死”的一大秘诀就是别让自己一直坐着,活动,站一站,走一走,尤其是打到气氛最热烈的时候,站起来走走,腰椎的负担轻了,身体也不会觉得那么疲惫。
不管多么投入麻将局,饮水和休息都很重要。
老年人在打麻将时常常会忘记时间,忘记喝水,甚至有些人一天一整天都没喝多少水,整个人都干得发憋。
尤其是春秋季节,空气干燥,水分流失较快,但很多老人偏偏在这个时候忽视了水分的补充。
长时间的水分缺乏,不仅会影响到体内的新陈代谢,导致皮肤干燥、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更严重的是会让肌肉变得干涩,腰椎的保护力也会下降。
为了避免腰椎和脊椎变得“干涩”,打麻将时不妨设置一个规律,打半个小时后就暂停一下,喝口水,休息几分钟。
喝水不仅能补充体内的水分,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缓解因久坐而产生的腰部不适。
另外,适当的饮水还能帮助肾脏更好地代谢废物,对整体健康有好处,至于肾脏好不好,关乎到的可是整个人的活力,腰椎自然也能保持更加轻松的状态。
生活中的小妙招,不光是打麻将的时候有用,平时也可以经常做做,简单又轻松。
简单来说,调整坐姿、定期活动和补充水分,这三件事看似琐碎,做得好,腰椎的负担就能少许多,身体状况也能有很大的改善。
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的腰椎意味着能更自如地活动,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很多人以为,腰椎问题都是因为久坐、缺乏运动所导致的,其实这个问题不单单是因为坐得久这么简单。
长期的坐姿、坐的椅子不适合,甚至打麻将时过度集中、精神紧张都可能会加剧腰椎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老年人在平时避免了这些外部因素,腰椎就能彻底恢复健康吗?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