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花生,大家肯定不陌生,下酒的炒花生米、零嘴里的花生糖、炒菜时的花生油……几乎家家都有花生的痕迹。
但就是这么常见的一种坚果,其实隐藏着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好处,而且不同的吃法也影响着其营养吸收,究竟应该怎么吃、吃多少,你真的都了解吗?
1
常吃花生的人
你会收获5大好处
1
帮助防中风
花生中虽然大约有一半都是脂肪,但是大多都是“好”脂肪,对于控制血脂及预防心血管疾病反而能起到一定作用。
国际期刊《卒中》(Stroke)一项涉及7万多人、长达15年的追踪研究显示,与花生摄入量最低的人群相比,花生摄入量最高的人群:
脑卒中总发病率降低了16%;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降低了20%;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了13%。
而且,研究者把每天吃花生的数量分成从低到高的4档,其中最低一档是0,最高一档才4.3克。
也就是说,每天只要吃4~5颗花生就已经能够产生有益效应!
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建议每周摄入坚果50~70g,每天10g左右就可以了,大约是一小把花生。
2
补充抗癌营养素
花生中含有的β-谷甾醇,是被证实的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质,它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分解、代谢及凋亡。
另外,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研究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Redox Biology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表明:花生红衣中提取的多酚类活性物质原花青素-B2具有较为显著的抗肿瘤功效。
3
辅助保护胃粘膜
花生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可达到22%~30%,能帮助中和胃酸;脂肪能刺激小肠粘膜分泌肠抑胃液素,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磷脂则能帮助保护胃粘膜。
专家也曾在节目中提过:早上起来空腹嚼10粒生花生,一直嚼到很细再咽下去,可以帮助胃酸分泌量大的人来缓解反酸和嗳气。不过这个需要长时间坚持才有效果,并且只能辅助改善症状。
注意:花生养胃只针对胃酸较多的患者,一般的胃炎患者不能多吃,会加重不适。
4
有益心脏健康
辅酶Q10被称为“心脏发动机”,它能修复心肌细胞膜的破损,确保心肌细胞弹性,让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更有力量。
而花生是素食类食材中“辅酶Q10含量第一名”,达11.3mg/500g,适当吃一些,对心脏健康很有好处。
5
帮助强健大脑
花生中的卵磷脂,以及赖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几种氨基酸,有助于促进脑细胞发育,辅助预防老年痴呆,因此也有“益智果”的美誉。
2
怎么吃花生也很重要
这份食用指南快收好
1
生吃vs熟吃,哪种更好?
①生吃营养更完整但难吸收
生花生含有完整的蛋白质、健康脂肪、维生素E和矿物质如镁、磷,这些营养素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不过生花生虽然保留了全部的营养成分,但其所含的抗营养因子,例如植酸,会与矿物质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复合物,导致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率降低。此外,生花生中的脂肪为未乳化状态,不易被人体直接利用。
因此对于肠胃功能不好,尤其本就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来说,不建议生吃。
②熟吃要看制作方法
熟花生,经过加热处理,其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更易被人体酶解,提高消化率。
而且营养学专家表示,花生做熟后,除了水分少了,在营养成分上其实损失并不算多,因此熟吃适合大多数人。
但是吃熟花生,有人喜欢加盐水煮、有人喜欢油炸、还有喜欢椒盐的,而这些吃法都对健康不利。
相对来说,将花生直接水煮、微波炉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醋泡也比较推荐,醋中的多种有机酸既能解腻又生香,还有清热、活血的功效,有助于保护血管,而且少量的食醋可以振奋食欲。
做法:将花生米放在罐子里,倒入没过花生的醋,密封后在阴凉处放置7~10天,每天吃5~10粒即可。但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不宜多吃。
2
花生身上有2“宝”,别再扔掉了
①花生衣
即花生种子外面红色的那层皮,其含有花生素、儿茶素等成分,可以阻止纤维蛋白溶解,减轻出血症状,并能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
但如果有血瘀,或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的药物,就不建议吃了。
②花生芽
花生发芽后,维C、蛋白质含量都有所上升,还会产生较多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白藜芦醇,营养丰富;且脂肪含量下降,对需要控脂的人来说更友好。
3
搭配它一起吃,好处加倍
【五红汤】
食材:大枣30克、红衣花生30克、赤小豆30克、枸杞15克、红糖适量。
做法:
①红豆洗净,浸泡半小时,然后放入锅中熬煮;
②红豆快煮熟时,放入红衣花生米、枸杞和大枣(大枣要掰开、去核);
③食材熬煮软烂即可出锅,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少许红糖即可。
好处:红豆称作“心之谷”,有养心补血、健脾胃的功效;枸杞养肝、滋肾、润肺明目;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一起熬汤,能够很好地扶正补虚,通畅气血,很适合冬季用来预防感冒。
3
花生营养虽多
但这些人不宜多吃
1
高尿酸、痛风患者
花生含有大量嘌呤,每百克花生中,嘌呤含量高达96.3毫克。食用嘌呤过量,在体内代谢后容易生成大量尿酸,有诱发高尿酸血症、痛风发作的风险。
因此有此类疾病的人应不吃或少吃花生,更不要当作下酒菜,啤酒也含有大量嘌呤,二者搭配食用危害更大。
2
慢性肾病患者
花生是高蛋白食物,蛋白质含量高达25%~35%,其营养价值在植物性蛋白质中仅次于大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之一。
但蛋白质的代谢和重新吸收主要由肾脏负责,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肾小球过滤功能已经受损,大量蛋白质将带来较大负担,容易诱发蛋白尿,进一步加重病情。
3
肝胆疾病患者
花生中的脂类物质需要通过胆汁来消化吸收,还会促使游离的脂肪酸以磷脂的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向外输送,因此对肝胆的脂肪代谢效率有一定影响。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这是花生的优点。
不过对于肝胆疾病患者来说,胆汁分泌不足或者肝功能受损,都会阻碍花生的消化和吸收,还可能引起腹泻、消化不良、便溏、滑肠等问题。
4
油脂分泌旺盛人群
花生是油性的食品,含有大量磷脂,过量食用后可能使皮肤毛囊分泌油脂增多,破坏皮肤表层的微环境,增加痤疮、丘疹或脓疱出现的几率以及微生物感染风险。另外头皮的油脂分泌增多,还容易造成瘙痒、皮屑、头螨、掉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