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祸首”被揪出,是憋尿的十倍,医生:再不注意,肾脏或衰竭

2025-03-24春光无限人生

很多人都知道,憋尿对肾脏不好,长期憋尿可能会导致膀胱压力增加,影响尿液排出,甚至诱发肾积水,损害肾功能。

可事实上,真正让肾脏受损的“头号祸首”,并不是憋尿,而是另一个更隐蔽、更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高盐饮食。

比起憋尿,吃太咸对肾脏的伤害更大,甚至是憋尿的十倍不止,长期下来,可能会让肾脏的代谢负担加重,最终走向衰竭。

医生提醒,日常吃饭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习惯,可如果盐吃得太多,肾脏迟早会“扛不住”。

很多人都知道,盐是身体必需的调味品,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自己每天吃了多少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宜控制在5克以内,此量约等同于一啤酒瓶盖的容量。

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人吃盐的量远远超过这个标准,特别是喜欢吃腌制食品、外卖、快餐的人,每天摄入的盐可能是标准量的两倍甚至三倍。

研究发现,长期高盐饮食的人,肾脏的代谢压力比正常饮食的人至少高出五成,而肾病的发生率也比低盐饮食的人高出40%以上。

肾脏的主要工作是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同时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而高盐饮食会让肾脏承担更大的负担,使得肾小球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

长期吃盐过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恰恰是肾病的“幕后黑手”。

肾脏内部布满了微小的血管,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而高血压会让这些微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血管壁受损,肾小球的过滤功能下降,最终引发慢性肾病。

研究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的肾病风险比正常血压的人高出3-5倍,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最终会发展成肾衰竭,需要长期透析甚至换肾。

很多人觉得,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和肾脏没多大关系,但实际上,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又是高血压的“受害者”,血压越高,肾脏的损伤就越严重。

如果本身已经有高血压,再加上长期高盐饮食,肾脏的衰退速度会明显加快,很多人等到查出问题的时候,肾功能已经下降了一大半。

除了血压的问题,吃盐多还会影响肾脏对钙的代谢,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很多人以为,肾结石主要是喝水少导致的,但其实,高盐饮食同样是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高盐会让尿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增加,而钠的排泄会影响钙的代谢,使得尿钙浓度升高,长时间下来,容易形成结石。

研究发现,每天摄入盐量超过10克的人,尿液中的钙排泄量比正常饮食的人高出30%以上,而这些多余的钙离子一旦和草酸结合,就容易形成肾结石。

如果本身喝水少,再加上高盐饮食,肾结石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甚至可能引发肾积水、尿路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最终损害肾功能。

除了影响钙的代谢,吃盐多还会影响肾脏的排毒功能。肾脏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而高盐饮食会让肾脏在排泄钠离子的过程中,增加额外的能量消耗,使得肾脏的代谢能力下降。

研究发现,长期高盐饮食的人,肾小球的滤过率比正常饮食的人低10%-15%,这意味着,肾脏的过滤能力正在逐步减弱。

一旦肾脏的排毒能力下降,体内的代谢废物就会在血液中堆积,形成高尿酸、高肌酐等问题,而这些都是慢性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不及时调整饮食,肾功能会进一步恶化,最终可能走向尿毒症。

很多人觉得,自己平时吃盐并不算多,怎么可能伤肾?但实际上,很多食物的“隐形盐分”比表面看起来要多得多。

比如酱菜、火腿、泡面、炸鸡、咸鱼,这些加工食品的盐含量远远超过普通的家常菜,就连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低脂奶酪,也可能含有不少钠。

如果不注意食物的选择,日积月累,肾脏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

有些人平时觉得口味偏重才有食欲,总是觉得饭菜淡了没味道,可长期吃得太咸,味觉也会变得迟钝,导致对盐的需求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

吃盐太多,伤肾的速度远比憋尿快得多,而真正要保护肾脏,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盐的摄入量。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盐不超过5克,但如果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慢性肾病,最好将盐的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下。

减少吃盐,不是单纯地少放盐,而是要调整整体饮食习惯,比如多吃新鲜食材,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学会用其他调味品,比如柠檬、胡椒、蒜泥等来增加食物的风味,让味觉慢慢适应清淡的口味。

研究发现,减少盐摄入6周后,人的味觉会逐渐适应新的口味,而血压和肾功能的指标也会有所改善。

那么,有个问题值得思考——如果长期吃盐过多,已经出现了血压升高、尿钙增加等问题,是否还能够通过调整饮食来逆转肾脏的损伤,还是说,一旦出现肾功能下降,就无法恢复?

研究发现,肾脏的损伤在早期是有一定可逆性的,如果及时减少盐的摄入,配合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例如,减少盐的摄入量后,肾小球所受压力便会降低,蛋白尿状况或许会有所好转,尿钙排泄量亦会逐步回归正常。

如果再配合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比如香蕉、菠菜、南瓜等,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离子,进一步减轻肾脏的负担。

不过,如果肾功能已经出现明显下降,比如肌酐水平升高、尿蛋白持续超标,就说明肾脏的损伤已经进入了不可逆阶段,这时候只能通过严格控制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尽可能延缓肾衰的进程。所以,保护肾脏,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调整,别等到症状明显了才后悔。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