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5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

2025-01-30悠然心情岁月

近来,中药的安全性再次引发关注。一些人因为乱服中药,短短几小时就面临生命危险,甚至丧命。这样的悲剧不应再次发生……

一、自命不凡的中药,心脏骤停

35岁的小吴一直喜欢研究中药,平时有些小病小痛都会自己查药方,并购买中药用来治疗。最近几天,小吴感觉肚子不舒服,于是他将在网上购买的“附子”研磨成粉泡水服用,用量还相当大。然而,服药后的1小时内,他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以及四肢瘫软的症状。送往医院后,医生初步判断是药物中毒,建议立即洗胃。然而,小吴的状况越来越糟,他逐渐失去意识,最终心脏骤停。原来,小吴服用的“附子”本身就是一味有毒的中药,主要含有乌头碱,口服0.2mg就可导致中毒。

二、假冒伪劣的中药,致命误会

刘大叔多年来饱受风湿病的折磨,一直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一天,村里来了一个自称“中医”的人,声称可以治愈风湿病,只需服用他开的药物即可。刘大叔被这话迷住了,找到了这位所谓的神医,经过把脉和问诊后,他开了6副中药。刘大叔回家煎药服用后,很快出现了中毒症状,不久就不治身亡。尸检结果显示,他的死因是中药致钩吻中毒。原来,所谓的“神医”是个彻头彻尾的江湖骗子,他后来被判为“非法行医罪”,并入狱。

三、中药的安全性有待商榷

很多人常常说中药是“纯天然”的,认为相比西药,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古代医学将中药按照毒性分为大毒、常毒、小毒以及无毒四种;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则用大、中、小三级毒性来对中药进行分级。2020版中国药典收录了83种毒性中药,其中大毒10种、中毒42种、小毒31种。这些中药中毒的原因包括炮制不当、剂量过大、误服伪品、配伍不当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中药中毒,对健康构成威胁。

四、无毒中药也不能滥用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不吃有毒的中药就没问题了。然而,无毒的中药也不能滥用!一些药食两用的中药,如生姜、大枣等,确实没有毒副作用,作为食疗长期服用也无大碍。但这种中药属于少数。实际上,许多无毒中药的药性较强,会对人体的生理、生化代谢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虽然这些中药在特定疾病上有治疗作用,但对于普通健康人群而言,长期大剂量滥用也容易产生毒副作用。例如,常见的黄连虽然没有毒性的记载,但其苦寒偏性的药性,长期服用容易损伤脾胃。因此,无毒中药并不等于绝对安全,日常服用任何中药都需要遵医嘱,切勿为了追求疗效而滥用。

五、这5种中药对肝脏有损害,千万别再乱吃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中药,服用后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如果你正在使用这些中药,务必引起重视,并定期检查肝功能。

1、何首乌:虽然是常见的补益类中药,但具有肝毒性,会导致肝损伤的案例十分常见。有些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肝功能异常,而其他患者则会有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以及腹胀等症状。

2、土三七:与三七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毒性却天差地别。土三七是一种菊科植物,内含吡咯烷生物碱,进入体内后会引起肝窦和肝小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肝纤维化,不可逆转。

3、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但苦参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滥用易导致肝损伤。

4、番泻叶:具有通便作用,但仅适用于急性便秘患者,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肝损伤。

5、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的作用,但不能长期大量食用。大量使用会对肝脏带来损伤,甚至可能导致肝硬化。

六、如何安全使用中药?

想要安全使用中药,以下几点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学会:

1、遵医嘱:在专业医生开具处方后,在正规的药房或医院购买中药。

2、谨慎用药:即使是中药,也应该记住“是药三分毒”,不要将中药当作保健品长期大量服用。

3、远离假冒伪劣:不要在网上自行购买中药或服用所谓的土方、偏方,这样做很容易存在药物风险,导致肝损伤或中毒。

4、定期检查:需要长期使用中药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中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一些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我们不能盲目使用中药,使用任何药物都要遵医嘱,确保安全用药。让我们共同珍惜中药这一宝贵的资源,用好用对中药,为健康保驾护航。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