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啊,咱们平常吃的饭,吃得对能养人,吃得不对也能要命。有一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尝不出味,却藏得最深、毒得最狠,这就是黄曲霉素。
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它就在自家厨房里悄悄“潜伏”。科学研究早就说过,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它不是一下子把人放倒,而是日积月累地侵蚀肝脏,让你慢慢走向疾病的深渊。
尤其是肝癌,有相当一部分,就跟它脱不开干系。最可怕的不是它出现,而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它在哪里。
你知道黄曲霉素最喜欢躲哪吗?就是在那些肉眼看起来没啥事,其实已经被潮湿熏了心的粮食里,特别是花生和玉米。
一点点发霉,不一定能看见颜色变化,可这时候黄曲霉素早就悄悄扎了根。你一炒、一煮,它也不走,因为它的耐热性特别强,一百八十度都杀不死它,你再炒得香,也只是把毒炒熟了而已。
很多农村老屋、老厨房,通风不好,花生和玉米又爱囤着吃,一放就是大半年,潮一潮、干一干,黄曲霉素就跟着发了财。
有个种地的大爷,自己种玉米自己炒花生米吃,吃了几十年,身体一直结实,后来忽然肝癌查出来,医生一问,全家人这才知道,原来他从来不挑霉点儿的花生。
科研数据早就出来了,份研究显示,黄曲霉素B1即便每公斤只存在几十微克,长期摄入也足以导致肝细胞的DNA发生突变。
这玩意儿厉害在哪?不是立马让你呕吐腹泻,而是慢慢让肝细胞失控,变异,最后走向癌变,整个过程你是察觉不到的,等到有症状,往往已经晚了。
有人以为只要炒炒、煮煮就能“净化”,可黄曲霉素比你想象的更顽固,它不是靠火一烫就能跑的,它有稳定的分子结构,稳定到在实验室里都难降解。
所以最要紧的,是别让它从嘴进来。潮了的花生,宁可扔,不可贪。玉米更别吃“发霉后晒干”的,不管多香,黄曲霉素已经进去了。
你见过那种放了几个月的食用油没有?油瓶底下有点混浊、闻着有点“哈喇味”的,那其实就是黄曲霉素的温床。
你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油都是干净的,特别是家庭自榨油、反复高温炒过多次的油,那里面脂肪酸已经被高温破坏,油脂氧化后,黄曲霉菌这种“机会型真菌”就容易跑进去“扎营”。
一位摆摊卖早点的老人,每天凌晨炸油条用同一锅油反复用,省是省了,可后来因为肝部不适去医院一查,肝硬化已严重,追查饮食习惯才发现他用了两年的旧油。
黄曲霉素喜欢的环境,其实不光是“潮”,更是“氧化的脂肪”。变质的油就像营养丰富的汤底,霉菌进去之后迅速繁殖,一旦形成毒素,不仅油炸品表面沾上了,整个油锅都会变成“毒锅”。
而且这类毒素脂溶性强,吃进去后很容易被肝脏吸收,绕都绕不过肝,久而久之,哪怕每天只沾一点点,年头一长,肝功能就会慢慢出问题。
有研究发现,摄入黄曲霉素导致肝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0~30倍,这种风险不是夸张,是经年累月积起来的账。那些舍不得换油的习惯,看似节俭,实则就是在拿命抵。
油放太久了、有异味了、有絮状沉淀了,别犹豫,倒掉它。人上了年纪,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油如果还带毒,那身体扛都扛不住。
现在人讲健康,爱吃凉拌木耳,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木耳一泡过夜,就可能成了黄曲霉素的培育皿。
你要知道,干木耳在泡水过程中,含水率剧增,如果温度又不低,水不换,菌群就容易疯长。尤其是夏天,有些人晚上泡着第二天吃,这时候黄曲霉菌、米酵菌酸等毒素,就可能悄悄“发酵”出来。
有个退休后喜欢做素食的阿姨,每次泡木耳都泡一大盆,吃几天,她总觉得胃胀、没劲,后来查出肝功能指标异常,医生问了饮食后怀疑就是泡木耳的问题。
有研究显示,泡发超过12小时且未冷藏的黑木耳,黄曲霉素污染几率比6小时内冷藏处理的高出5倍。水温越高、时间越久、氧气越充足,黄曲霉素和其他霉菌的活性就越强。
虽然你用清水洗了、焯水了,但一旦毒素生成,它们就嵌在了木耳的组织里,表面洗不掉,火也烧不干净。
木耳虽然好,但一定得泡得对。建议一次只泡一餐用量的,最多8小时,泡完立刻处理,不吃的宁可倒,也不能再放一夜。人不是输在吃木耳,而是输在“泡太久”。
现在流行吃健康,酸菜、泡菜、酱豆腐、糯米酒,越来越多家庭开始自己动手发酵。但问题是,很多人没这个技术,也没有严格的消毒环境,做出来的东西,看着香,其实已经被黄曲霉素“看上”了。
有一位做自制米酒的老人,家里坛坛罐罐都是宝,他一喝喝几十年,可是肝检查时发现问题,后来家属把自制酒拿去检测,结果发现霉菌超标几十倍。
黄曲霉菌最容易在湿热、不通风的环境里繁殖,而自制发酵恰恰提供了这些条件。如果原材料有点霉、坛子没彻底清洗、盖子密封不好,都可能让霉菌趁虚而入。
自家做的酱料、酒、腌菜因为没经过统一杀菌,也没有食品级防腐保护,黄曲霉素一旦进来,就会随着发酵过程同步生长。
研究发现,自制发酵食品中,尤其是含豆类、玉米、米饭成分的,如果制作不当,黄曲霉素污染率高达40%以上。而这些食品往往被长时间储藏、反复开启,更是给霉菌反复“上岗”的机会。
不是说不能吃自制的,而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如果做不好、储存不好,不如别做。
那些“做了几十年都没事”的想法,是建立在身体年轻、肝功能强的前提下,可人一旦老了,肝一旦累了,这种毒素哪怕只进来一点点,也足够让你吃一场大亏。
你要记得啊,黄曲霉素这东西,最阴险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味道,也看不见,吃进去也没啥感觉,但它毒性比砒霜强几十倍,专门耗肝、伤命。
它不怕火、不怕水、不怕盐,唯一怕的,是你不让它进厨房,不让它上饭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含黄曲霉素的食物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