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70岁后为何要三不留?

在中国有一句俗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当人们进入老年阶段后,如果到亲戚朋友家串门,主人不要强留他们留宿;当他们达到80岁以上时,就不要强留他们吃饭;当他们达到90岁以上时,更不要挽留他们坐下。

这种做法背后的道理是很有道理的。洪昭光教授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副会长,他认为,这种做法是符合礼仪的。年事已高的人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所以他们应该尽量减少走亲访友的次数,以免给自己和主人家带来麻烦。

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他们的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在逐渐退化,各种疾病也会接踵而来。尤其是在半夜和清晨,是意外事件发生的高发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发生意外,对于老人来说,在陌生的环境中处理问题会增加很多困难。

洪昭光教授还提醒人们,老人最危险的两个“死亡三联症”之一就是“冬天、凌晨、扫雪”。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人的交感神经会兴奋,血压上升,心率加快,代谢加快,血黏度增加,这容易给心血管系统带来负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猝死。

因此,对于老人来说,早上6点到11点是一天中最危险的时刻,国外学者甚至将这段时间称为“魔鬼时间”。

此外,老人的听力和视力都有所下降,如果在陌生的地方留宿,对于不熟悉环境的老人来说,起夜时很容易被障碍物绊倒,发生意外伤害。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让老人在外留宿。

当老人达到80岁以后,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所以他们在用餐时也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当老人在外就餐时,由于情绪激动和美味佳肴的诱惑,他们很容易吃得过饱。

据说,英国寿星托马斯帕尔就是在152岁时,应邀去伦敦参加王宫盛宴后去世的。著名解剖学家卡尔维在解剖他的遗体后,没有发现任何衰老的迹象,推测他的死因是过度饱食。

此外,老人外出就餐时还要注意“饱餐、酗酒、激动”这三个方面,因为这三个方面本身就是老人猝死的诱因,而在外就餐更容易让这三个方面同时发生,危险性更大。

总而言之,对于年迈的老人,尤其是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听力视力下降的老人,最好减少外出的机会。如果实在需要外出,最好在儿女的陪伴下,尽早出门早回家。

外出就餐时,老人要注意节制饮食,细嚼慢咽,控制情绪,限制饮酒。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还应该随身携带药品。

所以,要牢记这句俗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这是对老年朋友们的提醒,也是年轻人们应该牢记的。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