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想必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体会突然抖一下。据美国睡眠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人的一生当中,起码会有一次这样的睡眠抽动体验,甚至有高达 10%的人群,每天睡觉都可能遭遇这种情况。
那么,这种睡眠中的抽动现象,到底是暗示着在长身体,还是大脑在担忧你的生死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睡觉突然抽动绝不是长身体的表现,倘若如此,频繁抖动岂不是能让人轻松达到理想身高?同理,这也并非大脑担心你死亡所致,睡眠中猝死往往与个人自身的基础疾病紧密相关。
实际上,这种睡觉时突然出现的抽动,更多是与临睡肌抽跃有关。临睡肌抽跃指的是在入睡之后,肌肉逐步放松时,大脑对于外部突如其来的刺激所做出的一种反应,致使局部肌肉出现抽动。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入睡和浅睡阶段,让人产生一种“踏空感”,不过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临睡肌抽跃没有对睡眠造成长期性的不良影响,偶尔出现一两次,无需过度担忧。
如果睡觉时突然抽动只是偶尔出现,很可能是临睡肌抽跃导致的。但倘若身体频繁抽动,那就需要警惕,这可能是身体传递出的信号。
1. 过度疲劳
长期的加班工作、沉重的工作压力或者糟糕的睡眠质量,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会导致控制睡眠的部分功能失调,进而致使睡觉时身体频繁抽动。
2. 钙质缺乏
钙离子在维持肌肉兴奋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一旦人体缺钙,就容易引发肌肉痉挛或者抽搐。
3. 脑部病变
倘若睡觉身体抽动的症状频繁发生,并且还伴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那么建议尽快接受脑部 CT 检查,排查是否是由脑部病变引起的,比如脑的退化性疾病、脑基底核病变等等。
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虽然意识逐渐模糊,但身体并非完全静止,可能会出现说梦话、梦游等各种奇怪现象,那么这些“睡觉怪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一种:“鬼压床”,难以苏醒。
睡觉时感觉身体仿佛被重物压住,无法动弹,这并非是传说中的“鬼压床”,而是由心理和生理因素共同导致的睡眠瘫痪症。在睡眠时,大脑意识清醒并发出指令,但四肢却未能及时接收信号,肌肉张力也降至最低,从而造成身体无法动弹的状况。不过,通常这种情况很快就会自行恢复,无需过于紧张。
第二种:说梦话。
在睡眠过程中,大脑本应阻止与做梦相关的身体活动,但有时信号传递出现问题,就导致了说梦话的情况。一般来说,说梦话常见于压力较大或者心理负担较重的人群,而且有些人所说的梦话还可能与白天的经历密切相关。
第三种:梦游。
在睡眠状态下出现行走等行为即为梦游,这属于一种睡眠障碍。梦游的成因可能与遗传、压力过大以及睡眠不足有关,通常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由于大多数人的梦游时间较短,不建议采用恐吓的方式将其唤醒,而是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回到床上。
第四种:早起枕头湿一片。
关于睡觉流口水这一现象,首先可能是睡姿不当,比如侧卧或俯卧会压迫腮腺,从而导致口水分泌增多。当然,也需要警惕是否存在疾病问题,例如口腔疾病、胃食管反流等都会刺激口水分泌。此外,鼻炎发作时,人们总是用嘴巴呼吸,也容易出现流口水的情况。而帕金森病会影响人的吞咽功能,同样可能导致睡觉流口水。
在如今这个充满无尽工作和重重压力的时代,拥有优质的睡眠变得异常珍贵。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睡个好觉呢?
第一,一定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坚决杜绝熬夜行为。如果条件允许,午间也可以适当小憩片刻。在入睡前,要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能够兴奋神经的饮料。倘若入睡困难,可以尝试喝杯温牛奶、泡脚或者听轻音乐等方式来促进睡眠。
第二,睡觉前可以进行一些轻柔的伸展运动,这样不仅能够放松肌肉,还有助于降低临睡肌抽跃出现的几率。
第三,睡觉时应避免蜷缩身体或者趴着入睡,否则可能会压迫心肺,引发不适感,从而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总之,对于睡觉时身体抽动这一现象,多数情况下是临睡肌抽跃症导致的,并非是在长身体或者大脑发出的死亡警示。倘若这种症状没有长期影响睡眠,通常无需过于担忧,但如果抽动症状频繁出现,就需要进一步查明病因。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