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正大量上市!提醒:吃板栗的禁忌要牢记,很多人还不清楚

2024-10-17平淡的生活

板栗,这颗被古人誉为“肾之果”的珍馐,不仅口感绵密、味道甘甜,还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但正如古语所云:“药食同源,用之有道。”今天,就要和大家聊聊,享受这秋日美味的同时,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禁忌需要我们牢记。

板栗之魅:中医视角下的营养宝藏

在中医理论中,板栗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栗,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板栗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对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秋季吃板栗的四大好处

补肾益气,增强体质
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板栗性温,入肾经,能有效补充肾气,增强体质。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板栗有着不错的调理作用。

健脾养胃,促进消化
板栗富含淀粉和膳食纤维,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同时,它还能健脾和胃,对于秋季常见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活血止血,调理月经
板栗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对于女性来说,适量食用板栗能够调理月经,缓解经期不适。

美容养颜,抗衰老
板栗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秋季干燥,皮肤容易缺水,适量食用板栗能够滋润肌肤,保持皮肤弹性。

美味背后的陷阱:板栗食用禁忌

然而,正如阳光背后必有阴影,板栗虽好,食用不当亦能伤人。以下几点,是老刘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板栗食用禁忌,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

脾胃虚弱者慎食
板栗虽能健脾,但其淀粉含量高,不易消化,对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过量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日坚果及种子类食物摄入量不超过一小把(约25-35克),板栗亦应纳入此范畴。

糖尿病患者需节制
板栗的甜美来自于其天然的糖分,每100克板栗含糖约20克,属于高糖食物。糖尿病患者若不加节制地食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不利于病情控制。

产妇与小儿适量为宜
传统观念认为,板栗能补肾助产,但现代医学提醒,产妇产后初期身体虚弱,不宜过多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小儿脾胃娇嫩,过量食用板栗也易引起消化不良。适量食用,才是关键。

上火体质者应避免
板栗性温,体质偏热、易上火的人食用后可能加重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这类人群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妨搭配一些清热降火的食材,如绿豆、冬瓜等,以达到平衡。

发霉变质者切勿食用
秋季潮湿,板栗容易发霉变质。一旦板栗表面出现霉点或异味,应立即丢弃,切勿食用。因为发霉的板栗中含有黄曲霉素等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科学搭配,健康享用

了解了板栗的禁忌,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它敬而远之。相反,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我们不仅能享受板栗的美味,还能将其营养价值最大化。

  • 搭配蔬菜,促进消化:如与菠菜、西兰花等富含纤维的蔬菜同食,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 搭配肉类,营养均衡:板栗炖鸡、板栗烧肉等经典菜肴,既能增加食物的风味,又能实现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均衡摄入。

  • 适量饮水,防上火:食用板栗后,适量饮用温开水,有助于缓解因板栗性温可能带来的上火症状。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