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男子被拐40年,凭记忆回家,却发现家中还有一个“自己”

李建刚(杨长林),这个曾在家乡的火车站迷失的孩子,和许多失散家庭中的孩子一样,命运早已背离了他的初衷。

从六岁被拐卖,流浪四十多年,李建刚的心中一直装着一个不变的念头——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可是,四十年后,当他终于凭借零星的记忆和一丝希望回到家乡时,却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温暖的亲情,而是错综复杂的家族历史与无法挽回的时间裂痕。

四十年等待的真相,能否被接受?

1983年,李建刚六岁时,生活在湖南的一个并不幸福的家庭中。

父亲杨天怀酗酒成性,暴力情绪常常爆发,母亲刘兰英为了保护孩子们,曾一度选择忍气吞声。

但当父亲的暴力行为逐渐升级,母亲最终忍无可忍,带着姐姐离开了家,留下了年幼的李建刚。

那时,李建刚不过六岁。

母亲的离去让他感到极度的孤独和无助。

就在某个清晨,他偷偷离开家,想要搭火车去找妈妈。

可惜,他迷了路,遇到了一名自称能带他找到母亲的男子——叶国成。

叶国成是个人贩子,他通过巧妙的话术骗取了李建刚的信任,把他从家乡带走,卖到河南的一个姓岳的家庭。

在岳家,李建刚的生活逐渐适应,但随着岳家有了亲生孩子,他的地位却急剧下降。

渐渐地,他感受到了被忽视、被冷落的痛苦。

在那些孤独的夜晚,他常常悄悄流泪,心中满是对母亲的思念和渴望。

幸运的是,命运也曾稍稍眷顾过他。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建刚遇到了年轻的赤脚医生李来应。

李来应听完李建刚的遭遇后,心生怜悯,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李家并不富裕,但李来应和妻子尽全力给了李建刚无微不至的关爱。

他们给了他一个新的身份——李建刚,成为了李家的一员。

尽管他已经融入了新的家庭,但李建刚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的亲生父母,每当看到身边的亲生父母和孩子们,他都会不自觉地心生遗憾。

寻亲之路,竟是重重迷雾

李建刚成年后,成家立业,生活逐渐安定。

但那份对亲生父母的思念,始终没有消散。四十多岁时,李建刚决定踏上寻亲之路。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原名——杨长林,也没忘记那个曾让他心碎的家。

尽管李来应的妻子并不支持他的决定,但李建刚坚持认为,这是他无法放下的责任。

最终,在警方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家乡的亲人。

然而,家乡的亲人给他的第一反应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当李建刚终于站在了家门前时,他的姐姐却指着他说:“你骗谁呢?我弟弟30年前就回家了!”

原来,在李建刚失踪后,杨家并没有完全放弃寻找,父亲杨天怀始终未曾放弃过,但几年的寻找并未带来希望。

于是,在某一时刻,为了安慰丈夫的痛苦,刘兰英做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决定——她决定让李建刚的表弟刘绍标代替杨长林。

多年以后,刘绍标生活在杨家,并逐渐成了“杨长林”,成为了杨家的“假儿子”。

他不仅照顾年迈的父母,还承担了家庭的责任,直到父母相继去世。

人生的误会,成全了无尽的相遇

当警方介入后,DNA检测的结果揭示了真相:自称杨长林的男子,实际上是李建刚的表弟——刘绍标。

原来,这四十年的情感漩涡中,所有的亲情线索都交织成了无法解开的结。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现实,李建刚没有选择愤怒,也没有责怪任何人。

他想起了自己多年在李家过的日子,李来应的关爱,那个给予他温暖的家——他已经有了新的家人和新的身份,重新找回的亲人,至少可以证明他并非只是一个失踪的名字。

面对家中的“假弟弟”刘绍标,李建刚没有太多的抗拒或疏离,反而对这个已经有自己名字的陌生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近。

他们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对立,只有时间的无情和生活的意外成全。

李建刚接受了刘绍标,那个曾经的“替代品”,那个替他默默承担着杨家责任的表弟。

时间带走的是人,却带不走心中的期许

“我终于见到家人了。”

李建刚在心里默默想。

这个家,或许没有他从小期望的样子,也没有他心中那份完美的重逢。

然而,家,终究是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对李建刚来说,能再度站在亲人的面前,已经足够。

对于家人来说,原本丢失的孩子,已被别的名字和另一个面容取代。

生命的轮回,总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

亲人之间的情感,原本就不一定会因为名字或身份的更替而消失。

正如李建刚所感受到的,他已不再执着于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是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结局中,找到了自己该有的立足点。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