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老话说“上坟前三后四,添土左五右六”,是什么意思?老规矩要了解

2025-03-19心宽体胖岁月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民族情感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微风轻拂、草木葱茏的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前往祖坟所在地,以祭祀、添土等传统仪式缅怀逝去的亲人。

而说到清明节上坟,在民间流传的“上坟前三后四,添土左五右六”说法,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马上就是清明节了,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毕竟是老祖宗的规矩。

先来看看“上坟前三后四”,这其实是为清明祭祀的时间选择提供了指引。就拿今年的清明节来说,因为清明节是4月4日,可是清明节假期也是从这天开始的,这也势必会导致有不少人不能及时赶回去扫墓、祭祖。那什么时候去上坟好呢?

而老祖宗的这句老话就提供了参考,因为清明节不只是清明当天,它是一个比较长的节日。

在古人看来,从时间跨度来看,清明节的前三天至后四天,都是适宜祭祀的时段。

这一传统并非毫无依据的随意设定,而是与节气变化、农事活动紧密相连。

清明前后,正值春耕大忙之际,人们既要忙于田间劳作,又要缅怀先人,故而选择一个较为宽泛的时间段,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祭祀,同时不耽误农时。

从文化内涵角度讲,这段时间阳气渐盛,万物复苏,是阴阳交替的关键时期。

在此时祭祀,既顺应天时,也寓意着生者与逝者在这一特殊时刻实现某种精神上的沟通与联结,让先辈能够感知到后人的思念与敬意。

在我的家乡这边,清明节上坟,就一般都是提前去,然而在清明节当天很少人去上坟。这也是老辈人所说的“正清明不上坟”,即清明节上坟宜早不宜迟,你家乡呢?

再来看看后半句“添土左五右六”,其实它这里,说的就是在上坟给坟头添土的一些规矩。

在民间就有“坟头两添土,旺人又旺财”的说法,它就凸显了添土这一仪式在清明祭祀中的重要性。

给坟头添土,从实际作用来讲,是对坟墓的一种维护,防止雨水冲刷、岁月侵蚀导致坟墓损坏。

从文化意义上看,它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运势的美好期许。而“添土左五右六”指的就是在取土给坟头添土的时候,在坟地左边五步远,或者是右边六步远,但不宜在坟头上方或者是下方取土。

实际上,在民间关于上坟添土也是有不少讲究的。比如在添土时,对土质的选择颇为讲究。

优质的壤土,具有良好的黏性和透气性,能长久稳固地覆盖在坟头,保障坟墓的完整性。

而沙土则因遇水易流失,可能引发坟墓坍塌,被视为不适宜的选择。

添土的方式同样遵循严格的传统。从西北方向开始,顺时针进行添土,这个顺序不能错乱。西北方位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被视为尊位。

按照这个顺序添土,既体现了对先辈的敬重,也蕴含着顺应自然、遵循天道的哲学思想。

添土过程中,需均匀撒土,避免扬尘,保持坟墓整体形状和弧度的自然和谐。

完成添土后,要用手轻轻抹平,让坟头表面平整光滑,这不仅是对坟墓外观的美化,更是对先辈的一种温柔呵护,体现出后人的细心与诚意。

在添土时,着装与心态同样不可忽视。整齐素雅的着装,是对先辈的基本尊重,避免穿着大红大绿等过于鲜艳的服饰,以免显得轻浮、不庄重。

平和专注的心态,则让祭祀者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庄重的仪式中,不随意说话,不携带负面情绪,以最纯粹的心意表达对先辈的追思。

有些地方在添土前还会向土地神祷告,祈求土地神庇佑逝者安息,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关怀。

最后就是还要捡一块大石头,然后在下方压几张纸钱,这样一切就算是完成了。

当然了,如今很多地方的坟地都已经用水泥硬化了,就没有必要添土了。但是在上坟的时候,还是要在坟头,或者是墓碑上用石头压几张纸钱的。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