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岁老人的长寿诀窍:60岁后越“懒”或越长寿,坚持做到3个懒

2025-03-12天伦之乐时光

“73、84岁果然是个坎。”8月26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于希贤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3岁。在讣告下方的评论区,一位网友的留言引发了众多共鸣。这句“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老话,似乎在很多人身上得到了“印证”。70岁以前,人们还能爬山、打羽毛球,活力满满;可一旦过了70岁,身体就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瞬间衰老,力不从心。这是为什么呢?

一、70岁后,为何会出现断崖式衰老?

很多人在某个瞬间会突然觉得自己老了许多,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在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研究,通过对10名年龄从0到81岁的受试者进行造血细胞测序,发现人造血干细胞每年平均累积17个突变,端粒长度每年平均丢失30个碱基对。这种变化在65岁以下成年人中影响较小,因为他们的造血干细胞来自2万~20万个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克隆多样性和稳定性较高。然而,70岁以上成年人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大约一半的血细胞仅来自10到20个不同的干细胞,克隆多样性大幅降低。这就像是原本由众多“小队”协同工作的系统,突然只剩下几个“小队”在支撑,正常功能的血细胞生成被扰乱,健康自然受到冲击。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70岁后没几年就去世了呢?首先,免疫力下降是关键因素。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器官逐渐衰老,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功能逐年下降。这就像是身体的“防御城墙”出现了裂缝,容易让感染和肿瘤等疾病乘虚而入。

其次,消化功能变差也是原因之一。70岁后,肠道老化,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便秘问题变得常见。同时,老年人牙口不好,影响食物咀嚼,进一步阻碍了营养吸收。这就像是机器的“燃料供应系统”出了问题,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支持,自然会力不从心。

最后,心态也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进入更年期或退休后,男女都会变得敏感、紧张、多疑,甚至产生恐惧。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容易患上抑郁症,进而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就像是身体的“软件系统”出现了故障,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男性衰老时,“下半身”会有哪些变化?

人衰老时,身体会发出各种信号,尤其是男性,如果“下半身”出现以下几种变化,可能说明衰老正在加速。

1. 经常便秘

便秘是肠道衰老的常见信号。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蠕动减缓,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变得干结,容易引起便秘。如果工作习惯久坐,缺乏运动,肠肌收缩力下降,便秘问题会更加严重。这就像是肠道的“运输管道”变得狭窄且不顺畅,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

2. 小便困难

前列腺是男人的“生命腺”,其健康状况主要体现在小便上。如果前列腺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小便困难,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线细而无力、排尿淋漓不尽等。这些症状不仅是前列腺疾病的信号,还可能暗示着更深层次的健康问题。这就像是身体的“排水系统”出现了堵塞,需要及时排查和疏通。

3. 性欲下降

性欲是评价男性是否衰老的重要标准之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主任姜辉指出,男性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性高潮和射精功能障碍等。调查显示,50岁后,超过一半的男性可能面临性功能障碍的困扰。这就像是身体的“动力系统”出现了故障,影响了生活质量。

4. 阴茎收缩

衰老是阴茎收缩的常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发生变化,阴茎失去胶原蛋白,血液流动和肌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阴茎缩小。这就像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因为“零件老化”而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

三、百岁老人长寿秘诀:60岁后越“懒”越长寿

2023年7月,合肥市市民政局公布了合肥市十大长寿老人名单,其中最年长的是来自肥西县的楚学珍,她出生于1913年,已年满110岁。记者去采访她时,看到她正坐在椅子上帮忙摘菜,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当被问及长寿秘诀时,她的女儿笑着说:“母亲的长寿秘诀就是一个字——懒。”

这种“懒”并非指完全不动,而是一种生活哲学,是对生活的包容和豁达。

懒得多吃

远离疾病的秘诀在于少食、准时、限量。吃得太饱容易导致肥胖,增加肠胃负担,诱发胃肠疾病。长期摄入过多的糖、盐、油脂,还会引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这就像是给身体的“燃料箱”加了过多的“劣质燃料”,不仅影响性能,还可能损坏机器。

懒得生气

疾病起因的百分之八九十都与情绪有关。生气本质上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坏情绪只会让自己买单。人在情绪紧张或受到重大刺激时,会出现过度的吸气和呼气,导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进而引发手脚麻木、抽搐、痉挛,甚至嗜睡、昏迷等症状。这就像是身体的“电路系统”出现了短路,需要及时修复。

锻炼偷懒

运动锻炼有助于延缓衰老,但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无法与年轻人相比。锻炼时要学会“偷懒”,不必过于勉强自己做高难度的运动。建议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散步。同时,运动时间也不必过于固定,可根据天气和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这就像是给身体的“运动系统”选择了合适的“运动模式”,既能保持活力,又不会过度损耗。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