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到,记住1要饮,2要吃,3要做,4不宜,5不吃,为入冬打好基础!

2025-10-23人生如戏

今天就是霜降了,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尽冬生”,此时天地之气从凉转寒,人体也进入了一个“由动转静”的过程。要能在霜降这段时间把身体调好,冬天就能过得安稳,少感冒、少咳嗽、不犯老毛病。

霜降养生,建议“1要饮、2要吃、3要做、4不宜、5不吃”,这是总结下来的“霜降五养法”,希望你能好好用上!

一要饮

霜降后,气候更燥,人体也一样——嘴唇干、皮肤痒、喉咙干、便秘。这时候,不能只喝白开水,推荐润肺饮,只有4样东西:麦冬3克、百合5克、桑叶3片,加上红枣2枚,用开水泡15分钟,每天当茶饮。

麦冬养阴生津、百合润肺止咳、桑叶清燥润喉、红枣调和脾胃。这杯茶既能润肺养阴,又能护脾助阳,是秋冬交替时最合适的养阴饮。

二要吃

霜降后饮食的核心思路是“补而不腻、润而不凉”。太补容易上火、太凉又伤阳。侯老师推荐的这2个食物,既能护阳,又能润燥——

① 根类食物

比如莲藕、山药、芋头、红薯。这些食物吸收了整年的阳气,入脾肺肾经,能固中养气。尤其是山药,药食同源,补而不滞,非常适合这个节气。

 ② 白色润肺食物

银耳、百合。霜降后,燥邪入肺,白色的食物入肺经。银耳羹是润肺佳品,尽量煮烂成胶,这样多糖才能释放出来,润泽效果最好。

三要做

霜降到,人要“收”,要静养,不宜躁动,否则就是在消耗阳气。这个节气,建议坚持三件小事:

① 晨起梳头100下

中医讲“头为诸阳之会”,梳头能刺激督脉与膀胱经,行气活血、醒脑提神。尤其是头晕、记性差的人,长期坚持能改善气血上行

② 泡脚20分钟

霜降后是“寒气入体”的开始,寒从脚起,脚为肾之根。泡脚不仅能温阳,还能引血下行,改善手脚冰凉、夜尿频。泡脚水里可以加生姜片+艾叶+花椒,比例是10:5:5,水温保持在40℃左右。

③ 午后闭目10分钟

霜降后昼短夜长,人易乏力。每天午后静坐、闭目、调息,让阳气得以潜藏。这个小习惯,很养元气。

四不宜

不宜贪凉水、冷饮

很多人一年四季凉茶、冷饮不断,但这正是伤阳的关键。霜降后饮冷,会让脾阳受伤,直接表现为腹胀、便稀、手脚冷。

不宜熬夜

人若违背阴阳规律熬夜,不仅肝血消耗,还会导致第二天阳气不升,出现晨起困倦、记忆差。霜降后最好在23点前入睡,与“子时养肝”相应

不宜晨练太早

清晨地表寒气重,尤其霜降后,出门太早寒气还很重,容易引起呼吸道和关节问题。运动最好安排在太阳出来后,气温稳定再进行

不宜忧思过度

秋属金,金克木,易伤肝。情绪波动大的人,肝气郁结,反而伤肺,出现胸闷、咳嗽、睡眠浅。此时最好的养生法,是心态平和

五不吃

以下五类食物,霜降过后要少吃了:

寒凉水果:如柿子、西瓜、山竹。霜降后吃这些,容易寒滞脾胃,造成腹胀、大便不实。

辛辣刺激:火锅、烧烤、辣椒、蒜。这些东西会助火伤阴,让身体更干,口干咽痛、牙龈肿、睡不安稳。

油炸、膨化食品:寒湿夹油腻,最伤脾阳。脾气一虚,全身代谢就慢,湿气堆积,冬天更容易胖。

过甜点心:糖是生湿之源,霜降湿气未尽、寒气将起,这时吃太甜,会使湿滞更重。

过量海鲜:虾蟹性寒,容易引动风湿和痰湿。尤其关节疼痛、手脚冰冷的人,这个节气最好少碰。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