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姐今年52岁,河南人,最喜欢的就是每天早上一碗热腾腾的白粥,再配上一小碟泡菜。
她总觉得,这样的早餐清淡爽口,吃起来不油腻,还特别开胃。
邻居们有时候劝她,泡菜腌制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可她不以为意,觉得自己吃了一辈子也没见有什么问题。
再说了,家里自己腌的泡菜,没什么防腐剂,总比外面买的那些乱七八糟的食品健康吧?
就这样,张大姐坚持了一年,每天一碗粥加泡菜,偶尔还会加点咸菜、豆腐乳。
可这一年下来,她感觉自己好像没以前有精神了,脸色也有点发黄,头发掉得比以前多,睡觉也不太安稳。
家里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让她去医院做个全面体检。医生看了她的体检报告,眉头皱了起来。
血压有点偏高,血脂也不太正常,最让人担心的是,胃镜检查显示,她的胃黏膜有明显萎缩,还有轻度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医生问她平时的饮食习惯,听到她每天吃泡菜配粥,叹了口气,说:“你这个习惯看起来清淡,实际上对身体的负担可不小啊。”
很多人以为泡菜是个简单的开胃小菜,吃点没什么问题,但事实上,长期食用泡菜,特别是自家腌制的泡菜,对身体的影响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为了防止腐败,必须加大量的盐,这样才能抑制细菌生长。但长期吃高盐食物,会增加高血压、胃病、肾脏负担的风险。
而高血压本身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会加速血管硬化,增加中风、心梗的风险,危害我们的健康。
泡菜除含盐量高之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在腌制初期其含量尤其高。
过量食用泡菜,或许会增加我们罹患胃癌的风险。研究发现,长期食用腌制食品的人,胃癌的发生率比不吃或少吃的人高出两到三倍。
亚硝酸盐一旦进入体内,便会与胃内蛋白质分解产物发生反应,进而生成亚硝胺。
亚硝胺属于明确的致癌物,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张大姐的胃黏膜萎缩,很可能就是长期高盐、亚硝酸盐摄入导致的。
胃黏膜一旦受损,保护能力下降,胃酸的刺激作用增强,幽门螺杆菌更容易繁殖,加速胃炎的恶化进程。
幽门螺杆菌感染乃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诸多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最终往往会发展为更为严重的胃部疾病。
除了对胃的影响,泡菜长期食用还可能对肠道菌群造成影响。
人体的肠道菌群在维持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长期食用高盐、高发酵食品,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有些人吃泡菜后容易腹泻或便秘,就是因为肠道菌群受到了干扰。
研究发现,高盐饮食会抑制肠道有益菌的生长,而促炎细菌的比例则会上升,增加肠道慢性炎症的风险。
张大姐最近这一年,偶尔会感觉胃胀、排便不规律,很可能就是肠道菌群失衡的表现。
白粥加泡菜的搭配,看起来很养胃,实际上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白粥本身属于高升糖指数(GI)食物,进入体内后会快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短时间内迅速上升。
研究发现,长期以白粥等精制碳水为主食的人,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会增加20%-30%。
如果再搭配高盐的泡菜,不仅会进一步影响胰岛素的稳定分泌,还可能加重胰岛功能的负担,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张大姐的血脂不太正常,和她长期以白粥为主食,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白粥营养成分单一,欠缺蛋白质与膳食纤维。
如果老人长期单一食用,会对身体新陈代谢产生影响,致使血脂代谢出现异常,对我们身体其实很不利,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医生提醒她,泡菜偶尔吃没问题,但不能长期每天都吃,特别是和白粥一起吃,更是要少搭配。
因为这种组合虽然容易消化,但缺乏均衡营养,而且高盐、高升糖指数的特点会增加多种慢性病风险。
张大姐一听,心里不免犯嘀咕:“可是韩国人天天吃泡菜,不也挺健康的吗?”
医生笑着解释,韩国的传统泡菜和中国的泡菜在腌制工艺上有些区别,韩国泡菜发酵时间较长,乳酸菌含量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肠道菌群的影响。
但即便如此,韩国的胃癌发病率在全球依然排在前列,和他们长期食用腌制食品有很大关系。
更何况,韩国人吃泡菜的同时,也吃大量的蔬菜、海鲜和豆制品,而张大姐的饮食相对单一,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长期下来,身体各项指标自然会出现问题。
医生建议她,早餐可以换成杂粮粥,搭配新鲜蔬菜、鸡蛋或者坚果,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
如果实在喜欢泡菜的味道,可以偶尔吃一点,但要控制量,避免每天都吃。
张大姐听完,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转念一想,身体毕竟比口味更重要,她决定调整饮食习惯,看看身体能不能恢复得更好。
泡菜虽然美味,但长期食用的健康风险确实不容忽视。
那么,对于那些已经长期吃泡菜,并且出现胃部不适、消化功能下降的人,是否需要额外进行胃部检查,以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