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各地,特别是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频繁更换电表、水表和燃气表的现象愈发普遍。这背后的成本究竟有多大?有些新表刚使用不久就要被替换,这是多么可惜、多么浪费的事情啊!毕竟,这些表的用户主要是家庭住户,更换表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麻烦,因为必须有人在家配合更换工作。
据我听闻,老百姓对此颇有微辞。大家普遍反映,旧表走得慢,而新表走得快。走得快就得交更多的费用。然而,我们并不清楚这些表是如何被检测的,它们的准确性到底有多高?对于家庭住户来说,根本无法弄清表的“走时”是否准确。只能任凭其摆布。
此外,虽然这些新表号称先进,但使用起来却并不方便。旧表省心,只需要查表、统计用量、缴费即可。交钱一次,买个放心。而新表则需要装电池,增加了故障率。还有各种按钮、保险开关,还要与网络联通,缴费也必须在线上进行。稍有不慎,触碰到保险开关,燃气就会“断气”。因此,老百姓认为,越换新表,越麻烦,越不如旧表省心。
此外,更换表的工人队伍水平良莠不齐,层层转包,大多数都是雇佣的临时工,工作不认真,出现了很多差错。这让人不禁怀疑,电力、水务、燃气等主管部门对于更换表格非常热衷,仿佛有着某种积极性和强制性,信誓旦旦表示必须更换。老百姓因此怀疑,这其中是否存在经济利益的链条,互相串通。
有些老百姓宁愿“宁死不换”,他们有一套“老猪腰子”的主意,声称家里没有人,从而拒绝更换表格。结果是,旧表依然可以继续使用。看来,更换表格并非一成不变的命运!即便如此,相关部门也不敢停电、停水、停气对待这些宁愿“宁死不换”的人。
总的来说,频繁更换电表、水表和燃气表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费用负担。虽然新表号称先进,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不便之处,加之更换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或许,主管部门应该更加重视老百姓的意见和需求,减少无谓的更换,从而为老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