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长寿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古代帝王为求长生不老,尝试各种灵丹妙药,却终究未能如愿。而如今,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对长寿的探讨愈发深入。究竟活到多少岁才算长寿呢?
其实,对于长寿的认知,众人各有不同。有人认为活得越久越好,然而,若到 90 岁却疾病缠身、生活无法自理,这并非多数人所愿。理想的长寿状态应是精神矍铄、身体健康且充满活力。这不仅与年龄相关,更与自身的健康状况紧密相连。
如今,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女性平均寿命约为 77.6 岁,男性约为 74.6 岁。在此基础上,若能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饮食习惯及作息规律,方可称得上是长寿老人。
1. 缺乏运动
老年人若长期缺乏运动,会致使血液循环减缓,令皮肤细胞缺乏养分,从而失去光泽,加速衰老。故而,平时应每周坚持三次以上的有氧运动。
2. 脾气暴躁
当下,多数人工作与生活压力巨大,有些人因此脾气暴躁,易导致肝火旺盛、血压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衰老的进程。
3. 吸烟饮酒
香烟中含大量有害物质,危害肺部健康,致使体内自由基增多,加速身体衰老。而长期饮酒会使肝功能下降,导致毒素与垃圾难以排出,使人更易显老。
4. 睡眠不足
若平日长期熬夜,睡眠时间不足,器官无法正常修复,易引发内分泌紊乱,加快衰老速度。次日晨起,还会精神萎靡。
1. 保证充足睡眠
通常,成年人每日应保证 7 - 8 小时睡眠时间,老年人至少应保持 6 小时。睡眠对身体的健康长寿至关重要。
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导致精神状态不佳,还易引发老年痴呆。因此,平日应保持充足睡眠,延缓衰老。
2. 勤动脑
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长寿的可能性越大。尤其随着年龄增长,大脑逐渐衰老,60 岁后,患上老年痴呆的风险更高。
所以,老年人平时应勤动脑,保持大脑活性,延缓大脑衰老,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生风险。
3. 保持良好心态
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是心态良好。心态乃健康之基石,若平日保持乐观心态,利于身体健康与长寿。
4. 饮食有所节制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日常保持饮食有节,有益身体健康,能使细胞保持活性,让身体更加长寿。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