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分饱到十分饱,是什么感觉?为了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2025-04-29天伦之乐岁月

控制饮食,从七分饱到十分饱是怎样的感觉?

老年人的牙口不好,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唾液分泌不足,这样胃部的负担就会更重。同时,老年人的胃部蠕动功能和胃液分泌也会下降,消化系统功能也会减弱。所以,老年人需要更加合理地控制饮食,包括食材的搭配和进食量的控制,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那么老年人每餐应该吃多少呢?答案是七分饱。根据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的科学家茱莉·马蒂森及其团队的研究,降低进食量可以延年益寿。该研究综合分析了恒河猴的多项研究结果,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上世纪80年代,国立衰老研究所和威斯康星大学展开了两项独立的长期研究,选择了恒河猴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人类与恒河猴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3%,衰老方式也相似。研究发现,每天减少30%的进食量,恒河猴的最长寿命可达到43岁,比平均寿命长20岁,且在30岁后外貌和行为都没有衰老痕迹。

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也发现,减少进食量的恒河猴不仅外表更年轻,身体也更健康。心脏病发病率下降了50%以上,糖尿病发病率为零。因此,人类吃到七分饱对身体健康最有益。

那么从七分饱到十分饱是怎样的感觉呢?

当我们达到七分饱时,胃部感觉还没有完全填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下降,进食的速度也变慢了。但此时我们会习惯性地还是想继续吃。如果食物不被取走,很快我们就会忘记继续进食。

当胃部感觉已经满了,但还想再吃几口,这时我们已经达到了八分饱。

如果每一口食物都能感觉到胃部膨胀,说明我们已经吃到了九分饱。

而当每一口食物都让胃部感到不舒服,甚至需要放松裤腰带时,胃部感觉难受,嘴上也感觉不到快感,那就是十分饱,也就是吃撑的感觉了。

对于老年人来说,每餐吃到七分饱不仅可以减轻胃肠负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血糖的稳定,更好地控制热量的摄入,长期坚持七分饱还可以延年益寿。

除了控制进食量,老年人的食物搭配也非常重要。比如,老人吃的粥和蔬菜比较多,摄入的能量就会较低,这时可以吃到八分饱。粥非常容易消化,饭后通过散步等活动,也可以快速地排空胃肠,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如果吃的是高能食品,比如压缩饼干、精粮、肉类、鸡蛋、豆制品、油炸食品等,那么吃到七分饱对老年人来说可能会超过热量摄入的标准,所以食材的搭配也非常关键。

举个例子,对于晚餐来说,老年人可以喝一碗粥,配以约150克的新鲜蔬菜,再加上50-100克的鱼肉、豆腐、鸡蛋、瘦肉等肉类食品。最后,要注意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好好利用牙齿咀嚼,延长进食时间,促进胃肠消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血糖回升,产生饱腹感。如果进食过快,容易导致腹部感到撑,而嘴上还感觉没有饱。

总而言之,老年人的饮食不宜吃得太饱,更不要吃撑,七分饱是最理想的。如果由于活动量大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可以少吃多餐,或者在两餐之间准备一些零食,比如水果或原味坚果,这样可以补充能量,有利于血糖的稳定。通过控制饮食,从七分饱到十分饱,给予身体更好的照顾,保持健康。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