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面临着脚底痛、脚后跟痛的困扰,走路不久就感到疼痛,这不仅带来了痛苦,还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有人形容,脚踩地时,就像踩了尖石子或者火上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又该如何缓解呢?下面,徐医生将为你详细解答。
为什么会出现脚底疼、脚后跟疼的情况?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脚底的结构。我们的脚底就像一个弓箭一样的结构,医学上称之为足弓。这个足弓可以缓解身体的冲击力,形成一个能够承载身体的平面。然而,脚掌本身并没有肌肉,它的力量全部来自于足底的一个筋膜。这个筋膜连接着前脚掌,在脚后跟处发生了一个折叠,与小腿的肌肉相连。当我们的脚底受力时,小腿的肌肉会收缩,从而拉紧足底的筋膜,以对抗脚底的压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筋膜本身也会受到拉伸的应力,同时也会对脚后跟的骨骼施加压力。如果我们经常承受着身体的重量,或者过度活动、过度运动,足底的筋膜就会持续受到拉伸的压力,脚后跟的骨骼也会频繁受到压力。这样一来,足底筋膜容易出现无菌性炎症,脚后跟的骨骼也会自我加强,形成骨刺。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脚底疼、脚后跟疼呢?
从以上分析可知,脚底疼、脚后跟疼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即足底承受的压力过大。以下因素会加重足底筋膜的负担:
1、肥胖:过度肥胖的人,足底承受的压力会更大。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此外,肥胖还可能导致其他问题,如心脑血管疾病和脂肪肝等。
2、过度运动:年轻人的身体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然而,如果你已经是50多岁的人,就不能过度运动了。不要因为攀比而频繁爬山、爬楼梯或跑步,要量力而行。
3、穿不合适的鞋子导致足底异常受力:如果鞋子不能给足弓提供足够的支撑,就会导致足底筋膜承受异常的压力。最常见的引起脚底疼痛的鞋子有平底鞋、硬底鞋和高跟鞋。
4、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售票员、芭蕾舞者、教师、运动员等职业的人,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站立,而普通人则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足底筋膜受到频繁的压力,损伤的可能性就更大。
5、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脚后跟疼痛。正如前文所述,这类人的足跟骨骼受到压力后,会自我代偿性地长出骨刺,如果骨刺勾住了某个肌肉,就会引起疼痛。
如果确诊为足底筋膜炎,日常生活应该如何应对呢?
1、休息:一旦确定自己患有足底筋膜炎,休息是最重要的。避免足底受到压力,这样足底筋膜就会有足够的时间来自我修复和吸收炎症。休息意味着尽量坐着或躺着,减少行走和负重的次数。
2、急性期疼痛发作时,可以尝试使用冰敷的方法:如果疼痛明显,可以用冰敷来缓解炎症,从而有效减轻疼痛感。如果疼痛剧烈,还可以咨询医生,使用一些止痛药物。
3、选择合适的鞋子:许多人对生活不够在意,即使是在工作中,也喜欢穿人字拖鞋或硬底布鞋。还有些人为了追求美观,总是喜欢穿高跟鞋。无论穿什么样的鞋子,都会改变足弓的承受力,诱发或加剧足底筋膜炎。建议选择具有良好缓冲效果、透气舒适并且合适大小的运动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购买定制鞋垫。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