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个人账户返款有调整?企退职工每月领5000元养老金,能返多少?答案来了!

2025-10-14家庭幸福时光
导读
作为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国约3.7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2023年末数据)而言,基本医保待遇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类似,也同等重要。
按照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人员(包括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可享受门诊统筹、住院报销、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系列医保待遇,以减轻自身的医疗经济负担。
接下来,本人将围绕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及个人账户的计入规则等话题展开详细的介绍,希望广大在职参保职工与退休人员能够对社保政策加以了解,不要再轻信谣言。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据了解,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类似,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障模式。
所谓“统账结合”的职工医保制度,简单来讲,即用人单位与企事业单位职工所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别计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参保职工个人的医保账户。
第一:缴费方式
通常情况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需按月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这一点与基本养老保险类似,且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而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供其选择的缴费方式便有多种,比如按月、按季度、按半年以及按年等等,灵活就业人员可自由选择。
第二:缴费基数及上下限标准
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职工需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并且,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类似,各地医保局也会公布不同年度的缴费基数。
①用人单位缴费基数
通常来讲,用人单位需要以本企业所有参保职工的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作为缴费基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职工医保制度并未完全实现省内统筹,不同统筹地区设定缴费比例不同。
比如以广东梅州为例,参考当地医保局下发的《关于公布2025年度梅州市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基数和费率的通知》,其中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当地已办理参保缴费登记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5.5%(含生育保险0.5%);而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单位缴费的比例则为缴费基数×6.5%(含生育保险0.5%)。
②职工本人缴费基数
通常情况下,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事业单位人员需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作为个人的缴费基数,且最低不得低于缴费基数的下限标准;最高不得高于缴费基数的上限标准。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统筹地区对于用人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设定是相同的,即2%。也就是说,职工按月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为缴费基数×2%。
③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年度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水平有所不同,所以往往又会导致不同的统筹地区在不同的社保年度内对于职工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标准规定有所不同。比如以大连为例,根据当地医保局下发的《关于公布我市2025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核定标准的通知》,其中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大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核定标准为8190元,即下限为4914元,上限为24570元。
第三:最低缴费年限
与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类似,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若想要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享受到终身医疗保障待遇,即退休人员医保待遇,通常也需要达到当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同统筹地区对于职工医保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有所不同,且男职工与女职工也会存在区别。比如以天津为例,根据当地医保局下发的《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核定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男职工累计缴费应不少于25年、女职工应不少于20年,且在我市实际缴费年限应不少于5年,才能在退休之后享受到退休人员医保待遇。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规则
上文提到,在绝大多数统筹地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的模式。问题来了,参加职工医保的在职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及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规则又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在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当中便有着详细规定。具体来看:
①在职参保职工
据了解,在上述《指导意见》公布之前,一部分统筹地区可能会将用人单位所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其中一部分划入到职工的医保个人账户。而在《指导意见》公布之后,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需全部计入统筹基金,而在职参保职工本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则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即本人按月缴纳的费用(缴费基数×2%)会全部计入到个人账户。
②退休职工
在《指导意见》发布之前,对于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规则不少统筹地区采取的是与退休职工本人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挂钩的方式,即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则计入到医保个人账户当中的钱便越多;反之,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越低,则计入到个人账户的钱便越少。
而根据《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有关改革个人账户计入办法的政策规定,享受终身医保待遇的退休人员其个人账户原则上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划入额度逐步调整到统筹地区根据本意见实施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
比如安徽蚌埠市为例,当地根据《安徽省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自2022年7月1日起,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按照定额70元/月由统筹基金划入。
2025年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有调整?
近期,不少自媒体作者宣称2025年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计入金额将迎来新的调整,并引发了热议。对此,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点“以偏概全”,因为牵涉到参保职工和退休人员2种。
①在职参保职工
首先来看在职参保职工,上文提到用人单位职工以个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水平作为社会保险的缴费工基数,且要在当地医保局公布的上下限区间范围内。基于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若在职参保职工2024年的月平均工资水平上涨,那么在缴费工资基数提高的背景下,2025年计入到其医保个人账户当中的金额自然会增加。同样,若2025年当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较2024年相比也有所提高,那么即便是在职参保人员按照缴费基数的下限参保缴费,同样也会使得计入到个人医保账户当中的金额有所增加。
②退休职工
其次来看退休职工,对于能够享受终身医保待遇的退休人员来讲,根据上文提到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计入到个人医保账户当中的金额与自身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高低是没有关系的,并且与当地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提高也是无关的,而是与各省份、各统筹地区根据《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实施改革当年的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挂钩,且大多采取的是按照定额的方式计入。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省份于2023年启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当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为5000元/月,那么根据上述规定,按照2%计入,即退休人员每个月划入100元到个人医保账户。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返款金额大概率不会迎来新调整。
企退职工每月领5000元养老金,能返多少?答案来了!
问题又来了,若某企退职工每个月领取5000元的基本养老金,那么2025年每个月计入到医保个人账户当中的钱有多少呢?结合上文提到的内容,其实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医保个人账户返款金额与个人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高低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若当地没有调整定额划入金额的新政策,那么大概率还会与2024年保持一致,只不过可能会受到年龄影响。
比如山东临沂为例,按照当地的政策要求,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每个月返款金额为100元;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每个月计入金额则为125元。也就是说,若山东省退休人员在2025年年满70周岁,那么医保个人账户返款便会增加25元。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对于在职的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而言,随着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由其个人缴费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按照缴费基数的2%计入,也会使得金额有所增加;而对于已经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且享受退休人员医保待遇的退休职工来讲,根据政策规定,其每个月计入到医保个人账户当中的钱大概率不会因为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上涨而有所增加。
所以对于这一点,也希望广大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能够有清晰的认识,不要被某些谣言蒙蔽了双眼。同时,也不妨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多关注当地的政策新变化。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