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晚餐多吃高质量碳水更长寿,什么是高质量碳水食物?

2024-10-06家庭和睦岁月

晚餐的秘密:探寻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的神奇力量

主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为我们提供能量。长期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不足、缺乏耐力,甚至可能减寿。然而,近年来,对碳水化合物的批评声不绝于耳,有人认为晚餐应少吃主食,担心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和血糖升高。于是,很多人开始拒绝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减肥者和糖尿病患者。

碳水化合物似乎成了万恶之源,但它真的那么可怕吗?有研究发现,晚餐多吃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或许能够延长寿命。这一研究结果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那么,这个研究可信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的营养元素之一,由碳、氢和氧组成。由于碳水化合物的分子式结构中,氢和氧的比例和水一样,所以得名碳水化合物。

现代人一提到碳水化合物,很自然地就会将其与主食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碳水化合物不仅存在于主食中。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理作用的不同,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单糖、双糖、糖醇、寡糖、异麦芽低聚糖和多糖。

单糖富含葡萄糖和果糖,是糖果和饮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双糖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白糖,主要来自甘蔗和甜菜;糖醇可以在不需要胰岛素的情况下代谢,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寡糖和蔗糖非常相似,但能量更低,常见于低糖酸奶和饮料中;异麦芽低聚糖是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因子,对肠道菌群的健康调节有益;多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和膳食纤维等,它们不具有甜味且不溶于水,常见于谷类和根茎类植物中。

碳水化合物是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运行的主要能源,肌肉正常活动也需要碳水化合物作为燃料。然而,任何事物过犹不及都不好,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对健康无益。推荐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应维持在总能量的50%至65%之间。

美国研究:晚餐多吃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或许更长寿

一项由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进行的研究在2003年至2014年期间进行,研究人员分析了27623名受试者的日均高质量和低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中位数,并将他们分为四组。

研究结果发现,每天摄入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最多的一组受试者,其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2%;而摄入低质量碳水化合物最多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则上升了13%。

对于那些摄入的高质量和低质量碳水化合物量低于中位数的受试者来说,晚餐摄入高质量碳水化合物较多的人群,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30%,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8%。

将晚餐中的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替换为低质量碳水化合物,受试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19%和25%。此外,过多摄入低质量碳水化合物的人群,罹患糖尿病死亡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那么,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究竟包括哪些呢?常见的水果、非淀粉类蔬菜以及全谷物都属于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我们可以适量地多吃这些食物。

晚餐对健康的影响

晚餐与健康密切相关,但现代人很多人忽视了这一顿饭。有些人晚餐吃得过多,有些人为减肥而不吃晚餐,还有些人因工作繁忙而晚餐吃得很晚,甚至直接不吃晚餐。然而,晚餐对于健康来说非常重要,吃晚餐不当会影响健康。以下是三个晚餐习惯需要尽快改掉的原因:

1. 吃得太晚

一项研究发现,晚饭吃得太晚会导致人体血糖水平升高(升高18%)和脂肪消耗量降低(下降10%)。因此,晚饭吃得太晚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从而影响寿命。

2. 吃得太饱

长期摄入大量的晚餐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引发肥胖。大量积存的脂肪会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此外,过多摄入晚餐会加重胃部负担,增加患胃溃疡和胃炎的风险。

3. 不吃晚餐

不吃晚餐会破坏胃部的节律性,胃酸大量分泌却没有食物来中和,容易引发胃溃疡和胃痛等问题。此外,不吃晚餐会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摄入,降低免疫力,增加患多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晚餐怎么吃才健康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晚餐应该怎么吃才健康呢?以下是三个要记住的原则:

1. 早点吃晚餐

建议晚餐的时间在18点至19点之间,最晚不要超过20点。这样可以避免身体无法完全消化食物,确保消化系统在进入睡眠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2. 控制食量

晚餐不要吃得太饱,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轻消化系统和身体的负担。一些高营养、高脂肪的食物可以放在午餐时食用。

3. 合理搭配

晚餐可以作为白天两餐的补充,如果白天已经摄入了足够的蛋白质和乳制品,晚餐可以以绿叶蔬菜为主,主食可以选择粗粮和杂粮。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碳水化合物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晚餐多吃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的做法或许能够延长寿命,但我们也要记住,任何事物都要适度。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才能获得更好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