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作为美味佳肴,是人们获得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为了获得肉类的营养,我们必须确保所吃的肉是安全可靠的。下面这4种肉被医生列入了“黑名单”,如果你看到它们,一定要果断放弃!
柴油鱼和洗衣粉鱼是这个黑名单上的首要嫌疑犯。为了让奄奄一息的鱼看起来活蹦乱跳,一些无良商贩会在鱼池中添加柴油。这样做会使鱼缺氧,鱼为了生存而不断挣扎,看起来特别鲜活。
柴油鱼会刺激肠胃,引发胸闷、呕吐等症状,还会影响肠胃的正常功能。而洗衣粉鱼则是指那些经过甲醛溶液浸泡后,再喷淋洗衣粉液的鱼。洗衣粉中含有有害物质,甲醛可能有致癌作用,因此洗衣粉鱼的毒性不容小觑。当购买鱼类时,闻一闻,柴油鱼有淡淡的柴油味,而洗衣粉鱼则带有刺鼻的甲醛味道。
冷冻时间过久的鸡腿鸡翅也是我们应该避免食用的肉类。这些冷冻鸡肉通常来自各地的养殖场,经过拆分后冷冻好再投入市场。尽管口感略逊于新鲜鸡肉,但总体上仍能满足营养需求。然而,如果肉类保存时间过长,肉类脂肪易发生酸败,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也可能产生有毒物质。
因此,购买鸡腿鸡翅时要留意外观,如果肉类发霉、发黑或有腐烂变质的气味,绝对不能购买。此外,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远低于市场价的肉类很可能有问题。
解冻后,如果肉类颜色晦暗,发出明显异味,那就是变质了。为了避免购买到僵尸肉和三无肉,选择正规的超市、菜市场等渠道购买肉类是明智的选择。
另外一种肉类,有暗红色肉疙瘩的猪脖子也是我们应该警惕的。购买猪脖子肉时要注意,如果肉表面有病变的淋巴结,而且没有切割干净,那就不要买了。
这些病变的淋巴结通常呈暗红色、灰色或黄色,含有大量细菌和病毒,即使高温烹煮也难以将其杀灭,食用后容易感染疾病。当然,如果是经过规范屠宰和检疫合格的猪脖子肉,是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的。但平时购买和烹饪肉类时,还是要多加留意,确保肉类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我们要提醒大家,染色虾也是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一些商贩为了让虾看起来更好看,会给虾“染色”。染色虾可能添加了胭脂红等人工合成色素,这种行为是被禁止的。
为了辨别染色虾,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不要购买颜色过于红艳的虾;可以用潮湿的纸巾蹭一蹭虾的表面,如果有褪色现象,就有可能是染过色;还可以用温水泡一泡,如果水变得浑浊或变红,就有可能添加了人工色素。
除了避免食用这些肉类,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健康吃肉和存储肉类的技巧。首先,要少吃内脏,因为内脏容易积累毒物。其次,要远离调味肉,因为那些浓郁的酱料可能掩盖了已经过期的肉。最后,要适量食用肉类,每天以100克为宜。
在储存肉类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先看好保质期再购买;没有保质期标识的鲜肉,在冷藏保存不要超过一周;自己冷冻的肉类在-18摄氏度以下保存,红肉的保质期是10~12个月,鸡鸭肉类为8~10个月,海鲜、河鲜类为6个月左右;冷冻肉类最好在一个月内食用完,不要超过半年。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