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火,下焦寒,只需一味中药,就可引火下行,特别适合上热下寒者

2025-03-28岁月如歌时光

啥叫上热下寒呢?就是肾阳虚,下面阴寒太盛,肾里的火没法归位,虚阳往上跑。简单讲,就是咱身体里肾阳气不够,阴气往下走,管不住阳气,虚火就往上冒,跑到脸上,结果咽喉又红又肿、疼得厉害,还长疮长痘。可与此同时,又有好多体寒的症状,像舌头又胖又大,大鱼际那块儿皮肤发青,腿和脚冰凉。

《本草新编》里说:“人身上有两种火,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君火在心脏里,相火藏在肾里头。要是君火旺盛,相火就能乖乖待在肾里;要是君火变弱了,相火就会跑到心脏去。君火变弱,不是心脏的问题,根源在肾。肾的气能和心脏相交,君火就旺;肾的气离开心脏,君火就弱。”

心和肾是紧密相连的,我觉得这个说法特别好理解。肾就好比灯油,心就像灯焰。要是灯油没了,灯焰还能亮堂吗?要是灯焰暗暗的,是不是就想从下面 “拿” 点能量,让自己更亮?这就是 “君火旺,相火下安于肾;君火衰,相火上居于心” 的意思。

身体下面热,上面自然就寒;下面寒,上面就会热。想要让上面的热变成清凉,就得把下面的寒变成温暖。

在咱日常生活里,“下面寒、上面热” 这种体质的人可不少。好多人反复长口腔溃疡、舌疮,晚上睡不好觉,还有慢性咽炎啥的。可腰以下的部位却冰凉冰凉的,比一般人都怕冷。吃东西也挑,吃温乎的就舒坦,一吃凉的就浑身不得劲。有的人严重到热饮不敢喝,冷饮也碰不了。

为啥呢?

因为一吃热的就上火,一吃凉的就伤到下面的阳气。男的要是有这种体质,很可能晚上起夜次数多,这是肾阳虚的表现,身体的气化功能不太好。女的呢,容易宫寒。来例假的时候,月经颜色发紫发暗,还有血块,肚子疼得厉害,小肚子那块感觉凉凉的。大冬天在被窝里睡觉,脚都是冷的。 

要是还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这种体质,那就看看舌苔。要是舌尖发红,舌根发白,基本就能断定是上热下寒了。舌尖红,明显是有热的迹象。但舌根那块会有挺明显的白腻苔,这就提醒咱,脾和肾可能有寒气了,有时候舌头边上还会有齿痕。

一味肉桂,大补肾阳,引火下行

在各种中药里,有一味特别厉害的补火助阳的好药,它味道特别香,香味浓烈得很,仔细一品,还有点回甘。它药性大热,补火助阳的效果那叫一个棒,这味药就是肉桂。

肉桂在生活里还挺常见的,它香气特别浓郁,好多人就把它当香辛料用,厨房经常能瞧见它的身影。不管是卤肉卤菜时放一点,还是炖肉汤的时候撒上少许,都能把肉的腥味去掉,让味道更香。不过,肉桂最厉害的,还得是在中医里的药用价值。

古人就发现,肉桂这东西可厉害啦!它带着股热乎劲,味道又甜又辣,药效温和还持久。他们觉得肉桂能给命门之火 “添柴加薪”,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能大补肾阳,补火助阳效果一流。用肉桂把命门暖得热乎乎的,肾里的寒气自然就消散啦。

我老觉得肉桂就像补肾药里的 “谦谦君子”。它药效立竿见影,可又稳稳当当、不急躁,吃着特别让人安心。就像那温润的美玉,不张扬却实实在在发挥着作用。

肉桂补肾阳,还有一手 “绝技”,能让全身的经脉都畅通起来,把寒气赶跑,让浑身都暖烘烘的,关键还不容易让人虚火上头。这是为啥呢?因为肉桂能把往上乱窜的虚浮阳气,稳稳地 “领回” 肾经,就连其他药材的药效,也能带着一起往肾经走。所以,碰上那些久病身体虚、气血不够、阳气不足的毛病,在药方里加一点肉桂,它就能带着一堆药材往肾里 “跑”,让药效发挥得更到位 。

《本草求真》里讲得明白:“肉桂这东西,阳气十足,又辣又甜,热性特别大,能直接钻进肝肾的血分里。它最擅长给命门的相火‘加油打气’,阳气足了,就能压制住阴气。为啥呢?它味道又甜又辣,颜色是那种紫红色,天生就有推动气血运行的本事,性质纯阳,还能把阳气往该去的地方引。肉桂这股气轻盈上扬,既能狠狠补命门,又能跑到体表,让营卫之气畅通无阻。不过,要是本身精亏血少,肝里火还特别旺,那可千万别用它。”

《汤液本草》也说:“肉桂能进入足少阴肾经和太阴经的血分,专门补命门的不足,让阳气变旺,消除阴气。”

平常要是瞧见那种看着上火特别厉害的人,有几个大夫敢用肉桂呢?但实际上,要是因为下焦虚寒,虚火才往上冒,用肉桂准没错,这就是中医讲的 “引火归元”。把下焦暖起来,火自然就回到该待的地方了。

虽说肉桂药用价值高,可它药性太猛,一般可不能多用,得悠着点 。

用法:研末冲服,每次1~2g。

当然啦,要是想知道肉桂具体该用多少量,找专业的中医师给瞧瞧,根据你的情况开药方,那肯定是最好的。中药这东西,可没有固定不变的用法,正因为这样,中医药才能灵活地对付各种各样复杂多变的疾病呢。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