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不是健康风向标?这就来带你了解真相~
曾经有人说,早起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然而,日本东京几所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却发现,早起可能比熬夜更可怕!在调查了3017名年龄在23到90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后,研究人员发现,起床过早的人更易患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这一结果令人惊讶,让我们重新审视早起的健康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早起和过早起床是不同的概念。天津大学泰达医院神经内科和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指出,过早起床和熬夜一样,都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产生睡眠剥夺的症状。急性睡眠剥夺会导致头痛、头晕、注意力下降、烦躁等症状;而长期睡眠剥夺则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失调,增加患消化道疾病、肥胖、心脑血管病、痴呆、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所以,过早起床可能并不是健康的选择。
很多人天刚蒙蒙亮就去公园跑步或爬山,这样做隐含很多危险。早晨气温较低,寒冷会刺激身体,易诱发血管痉挛。此外,早晨的血粘度较高,血压容易升高,所以早晨是中风、梗塞等疾病的“魔鬼时间”。如果是以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的早起,可能并不利于健康。长期坚持下去,只会导致头痛、身体疲累、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心脏病风险增加、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这种早起实际上是一种慢性自杀。
那么,什么时候早起最健康呢?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表示,随着一年四季太阳运行规律的不同,人的起床时间也应有所变化。春夏两季应该晚睡早起,秋天应该早睡早起,冬天则应早睡晚起。成年人在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的基础上,早上6点起床是个相对四季都适宜的时间,它既保证了充足的睡眠,又能使阳气及时生发。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可能面临不得不熬夜的情况。那么,是选择熬夜处理还是凌晨早起呢?其实,只要能保证7-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但要注意,熬夜加上久坐容易形成下肢静脉系统血栓,所以要多饮水、适时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熬夜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进,容易引发胃酸分泌过多,导致溃疡及浅表性胃炎。因此,选择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汤等非油炸食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总之,熬夜后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剧烈运动,适度补觉,呼吸新鲜空气,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舒缓情绪和加速血液中废物的代谢。
早起并不一定是健康的选择,过早起床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起床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摒弃一些传统观念,以科学的态度面对早起与熬夜的选择。让我们拥抱健康生活,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