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和低压的差值越大,血管越硬吗?正常范围是多少?

2025-02-27健康长寿常在

血压的测量值通常包括一个高压值,一个低压值,通常我们将高压叫做收缩压,收缩压是指人体的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脏中搏出,这时动脉血管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也叫做高压;


低压叫做舒张压,舒张压则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心脏,血管回弹,测得的血压值,就是低压。

通常情况下,在高压和低压之间有一个压差值,这个值一般在30~40之间,但如果过大或过小,在排除测量误差的情况下,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到底怎么才算压差大呢?我们一般将测量血压压差超过60mmhg的情况,称之为压差偏大,压差大的情况,多数出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上,往往是低压正常,而高压却偏高,从而导致了压差过大的问题。

血压的3个数值告诉我们的信息

1、高压:主要与大动脉的弹性相关,在大动脉弹性正常的时候,可以正常扩张容纳血液,心脏泵血的阻力不大,收缩压正常。

但是当大动脉的弹性变差时,为了维持供血,心脏收缩的力量就会加大,导致了高压升高。在静息状态,正常高压不超过140mmHg。

2、低压:与大动脉的弹性以及外周小动脉阻力两个因素相关,大动脉弹性越好,在心脏收缩时储存的能量就越多,回缩的力量就大。如果外周小动脉阻力增大,就会造成低压升高。在静息状态,正常低压不超过90mmHg。

3、脉压差: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通常健康成年人的脉压差在30~50mmHg之间。当脉压差增大的时候,意味着大动脉的弹性下降。当脉压差减少的时候,通常意味着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

压差越大,血管越“硬”吗?

人体的血流,由心脏跳动提供的动力在血管中循环。当心脏收缩时,把血液泵入大动脉,这时大动脉会弹性扩张,容纳血液。此时是血液对大动脉壁施加压力,这个压力的最大值,就是收缩压(高压)。

当心脏舒张时,大动脉在自身弹性下开始回缩,此时主动脉瓣关闭,防止血液逆流回心脏,血液会被推向外周小动脉。此时是大动脉壁对血液施加压力,这个压力的最小值,就是舒张压(低压)。

由此可见,大动脉的弹性与血压值的高低密切相关。当人体的大动脉的弹性减弱,出现硬化时,心脏在收缩泵血时的阻力就会增大,表现为高压升高;在心脏舒张期时,由于大动脉弹性不足,回缩力量减弱,表现为低压不变或降低。

导致大动脉出现硬化的因素,主要与年龄相关,所以这种高压升高、低压不变或降低,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增大的血压类型,多见于老年人,是老年高血压的典型特征,也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且动脉硬化程度越高,压差也会越大。

控制血压,延缓动脉硬化的关键

当动脉失去弹性,变得硬化,血压就会逐渐升高,而且高血压又会反过来加重动脉硬化的进展,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动脉硬化是人体衰老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对抗衰老,但是可以通过控制血压来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

而且高血压还是脑出血、脑梗塞、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温床”,所以一定要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

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现在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以控制高压为主,忽略低压。

但是以临床经验来看,如果低压过低,有可能出现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伤,所以建议降压过程中仍要兼顾低压值,不要过低。

对于脉压过大的老年患者,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在降压治疗时,主要以高压达标为主,而不管低压是否会过低。认为降压药对低压影响有限,而且低压即使过低,也不会影响健康。

在传统理念中,认为低压是为心脏供血的主要阶段,如果低压过低,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所以在降压过程中,低压应控制在60mmHg以上。在降压期间,要密切关注低压。

如果年龄大于65岁,高压的初步控制目标可以暂定在150mmHg,然后逐步降低至140mmHg,如果可以耐受,则继续降低至130mmHg左右。

如果降压时出现头晕、黑视、心悸等缺血症状,就要减少药量,维持稍高一点的血压值。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