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健康,少吃肉?错,这样反而老得快!上了年纪要这样吃肉!

2025-03-14花好月圆岁月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说法:中老年人要少吃肉,肉吃太多会导致三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老年朋友如果不注意营养均衡,拒绝吃某些食物,反而容易加速身体器官功能衰退。营养专家指出,中老年人应该吃肉,只是吃法要注意。

吃肉,并不一定会导致胆固醇上升

如今,网上关于“肉吃太多,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三高”等言论铺天盖地,这让老年人对吃肉导致血胆固醇升高的担忧更加强烈。然而,肉类中的胆固醇对于升高人体胆固醇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夸张。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大约70%~80%由肝脏合成,只有很小一部分来自饮食。而且,食物中的胆固醇其实是一种脂类,它是人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维生素D、胆汁和部分激素的材料。因此,在正常饮食情况下,食物中胆固醇对血液中胆固醇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不必过于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更不要以为只要吃肉就会导致胆固醇飙升。

吃肉,关键是注意脂肪

虽然肉类中的胆固醇不用太担心,但是很多富含胆固醇的肉类,尤其是红肉,依然要少吃。这类肉中的脂肪里往往含有大量不利健康的饱和脂肪酸。因此,吃肉时应尽量选择瘦肉,少吃肥肉。

肉与豆类搭配,防止动脉硬化

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浆,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不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防止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比如,可以炒黄豆搭配瘦肉,或者炖肉加入腐竹等方式来达到这个效果。

吃畜不如吃禽,吃禽不如吃鱼

吃肉也是有讲究的,记住这句口诀:吃畜不如吃禽,吃禽不如吃鱼。也就是说,吃猪牛羊等畜类肉,不如吃鸡鸭鹅等禽类肉;吃禽类肉,不如吃鱼类和海鲜。畜类肉中脂肪含量高,不易消化,还会影响血糖和血脂;而禽类肉脂肪较少,但鱼肉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鱼肉容易消化,脂肪含量低,且富含各种营养蛋白质。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吃鱼肉不仅对健康几乎没有负面影响,还能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痴呆。而海鱼相比河鱼更为有益。

老年膳食“十个拳头原则”

我国对老年人的膳食做了详细的推荐,但这些数据较为细致,不易记忆。因此,有营养专家总结了“十个拳头原则”,即“肉:粮:奶和豆:菜果 = 1:2:2:5”(以重量比计算)。建议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拳头的大小,来估计每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烹饪前的重量):一个拳头大小的肉类(包括鱼、禽、蛋、肉);两个拳头大小的谷类(各种主食,包括粗粮、杂豆和薯类);两个拳头大小的奶、豆制品(各种奶制品、豆制品);五个拳头大小的蔬菜水果。

药补不如食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老年人在吃肉时记住这些原则,就不用过于担心胆固醇升高的问题。只有保持营养均衡,才能确保身体的健康。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