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要少喝白粥?医生提醒:除了白粥,这3样主食更该忌口!

米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经过长时间熬煮后,大米中的淀粉已经充分糊化,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研究发现,白粥的升糖指数(GI)可以达到80以上,远远高于普通米饭(GI值大约70)。也就是说,相同重量的白粥比米饭更容易引起血糖飙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波动越大,胰岛素的调节负担就越重,长期下去可能会加速胰岛功能的衰退,导致血糖越来越难控制。

但如果只是不喝白粥,血糖就能稳定下来吗?

其实,比白粥升糖更快的食物还有不少,比如某些看似健康、营养丰富的主食,可能比白粥更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却很少有人注意。

其中一种,就是米粉。

很多人以为,米粉和米饭、白粥差不多,都是大米做的,影响应该相似。

但实际上,米粉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加工,导致淀粉结构变化,使得它比普通米饭更容易被分解成葡萄糖。

研究显示,米粉的GI值可以达到90以上,比白粥还要高,意味着吃米粉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可能比喝白粥更快。

而且,很多人吃米粉时,喜欢搭配汤料、调味酱,这些额外的成分可能会增加糖分摄入,让血糖波动更加明显。

除了米粉,白馒头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馒头比米饭更健康,吃起来也没有那么油腻,适合糖尿病人。

但其实,馒头的GI值比大多数主食都要高,普通白面馒头的GI值能达到85左右,比米饭和白粥都要高。

尤其是经过反复发酵的馒头,面粉中的淀粉更容易分解成小分子糖,进入肠道后会迅速被吸收,让血糖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上升。

研究发现,长期以白面馒头为主食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难度比摄入低GI食物的人高出30%以上,说明馒头虽然看似简单,却可能给血糖带来额外的压力。

还有一种更容易被忽视的,就是红薯干。

很多人觉得,红薯是粗粮,应该对血糖比较友好。

确实,新鲜红薯的GI值并不算太高,大约在50-60之间,比白米饭要低一些。

但经过加工后,比如把红薯晒干,水分减少,糖分的浓度相对增加,GI值可能会上升到70甚至更高。

如果再把红薯干蒸煮或者熬成粥,它的升糖速度可能会更快,甚至比白粥还要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以红薯干、红薯粉等精加工的红薯制品为主食,血糖波动的幅度可能比吃普通粗粮更大,影响血糖的稳定性。

如果白粥、米粉、馒头、红薯干这些食物都会导致血糖上升,那是不是意味着,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选择非常有限,只能吃少量的米饭和全麦食物?

其实,并不是完全不能吃这些食物,而是要控制摄入量,并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糙米、燕麦、藜麦等,来降低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

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糖的吸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合理搭配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可以有效减少高GI主食对血糖的影响。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选择主食时,除了关注GI值,还要考虑食物的消化速度、营养成分和餐后血糖波动,那是不是意味着,在日常饮食中,通过调整主食搭配,比如增加优质蛋白、健康脂肪和膳食纤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糖的波动,提高胰岛素的利用效率?

如果已经有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是不是可以通过低GI饮食模式,来帮助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