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走路开始发飘、站不稳?或者天气一冷,脚就冰凉,怎么捂都不暖和?再或者,脚部老是起皮、干裂,甚至长老茧?这些小问题,看似不起眼,但其实是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上面有很多重要的经络和穴位,连着脏腑。如果脚部出现异常,很可能是五脏六腑出了问题。尤其是女人,脚养得好,血液循环畅通,气血足,身体好;脚养不好,气血瘀堵,衰老就会加快,甚至影响寿命。
那么,脚上有哪5个特征,说明女人身体好,寿命可能更长呢?
脚是人体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循环好不好,最容易从脚上看出来。
如果脚经常冰凉,说明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足,长期如此,手脚冰冷、畏寒怕冷、月经不调、宫寒等问题都会找上门,甚至会影响寿命。
反之,若是脚一直温暖,说明气血运行通畅,身体代谢旺盛,衰老速度慢。
怎么改善呢?侯老师建议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水温保持在40℃左右,泡15-20分钟,最好加点生姜、艾叶,能帮助驱寒活血。泡完脚再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有助于补肾养气。
很多人脚底容易长厚厚的老茧,尤其是前脚掌、脚后跟位置。脚底老茧多,说明身体的湿气、寒气重,甚至是脾胃运化能力变差了。脾胃一旦不好,吃进去的营养吸收不了,气血生化不足,人就容易早衰。
侯老师建议平时少吃寒凉食物,多吃温补脾胃的食物,比如红枣、山药、南瓜、薏米。走路时注意穿舒适的鞋子,避免脚底受力不均,减少老茧生成。
有些人年纪大了以后,脚趾开始变形,甚至拇指外翻、脚底塌陷。这是骨骼老化、骨质流失的信号,可能意味着骨质疏松。骨骼不强健,容易摔倒骨折,老年后生活质量也会下降。
平时要注意补钙,多晒太阳,适量运动,比如散步、练习太极,能增强骨密度。饮食上,可以多吃芝麻、虾皮、豆腐、牛奶等富含钙的食物。
有些人脚后跟总是干裂,甚至裂得很深,涂再多的润肤霜也没用。这种情况可能是体内缺血,尤其是肝血不足。肝血足,皮肤润泽,脚底自然不会干裂;肝血不足,皮肤就容易干燥、粗糙。
可以适量吃点补肝血的食物,比如桑葚、枸杞、黑芝麻、桂圆等,能滋养肝血,让脚底变得细腻光滑。
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发现脚踝、脚背有浮肿,而且按下去凹陷很久才恢复,那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肾主水,肾气不足,水液代谢不好,就会导致下肢浮肿。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健康,甚至缩短寿命。
日常可以多吃些利水消肿的食物,比如冬瓜、红小豆、薏米等,帮助排湿利尿。另外,不要熬夜,晚上11点前一定要睡觉,保证肾气充足。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