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冬天的延续。2月初立春,但寒冷仍然挥之不去,3月上旬、中旬也依然寒风刺骨。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保持温暖尤为重要。所以,在春暖花开之前,适当地进行春捂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健康地春捂?又如何逐步减衣服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侯秀娟表示,春天的气温变化大,老年朋友要注意增减衣物,“春捂”是基本的。当气温下降时,要保持温暖,穿足够的衣物,不要过早脱棉衣。而当温度上升时,也要适当调整衣物的厚度,否则过多的阳热和大量的出汗会降低免疫力,容易感染病毒。
那么春捂要捂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侯医生建议,春捂应该保持身体不出汗,使自己感觉舒适即可,不需要过度“捂”到非常热的程度。不过,老年人外出时仍然应该戴上薄型围巾或帽子,尤其是早晚出门时。毕竟早晚温差大,容易刺激血管收缩,而许多老年人本身就存在血管硬化问题,过度的血管收缩可能引发疾病。此外,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老年人如果有皮疹、风湿等疾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那么在春捂时,有哪些部位需要特别保暖呢?下面是四个需要严实保暖的身体部位。
春捂时,第一个需要保暖的地方是头颈。这样可以避免因头颈受风寒而引发的不适,如头痛、头晕、颈肩胀痛、感冒、气管炎等。
春捂时,第二个需要保暖的地方是手腕。因为手腕上有与心脏相对应的神门穴。按照中医理论,我们体内的元气循环会经过神门穴并停留。如果元气循环顺畅,身体就会更健康。所以,保暖神门穴可以让心脏更加健康。此时,七分袖和九分袖的衣服最好不要穿,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外出活动时最好在外套内穿一件袖口能够达到拇指根部的长袖毛衣,或者戴上稍微长一些的手套。
第三个需要保暖的地方是腰腹。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以肾为本,肾位于腰腹部。一旦有风寒侵入人体,肾中的阳气就会被困于下部,影响腰部以下的血液循环,从而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除了借助衣物保暖,也可以通过按摩来温暖腰腹。双手交叉快速揉搓,直到手掌感到热,然后将手掌直接放在腰两侧,同时双手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即可。
最后一个需要保暖的地方是小腿,尤其是小腿外侧,这个部位也是保护阳气的地方。在寒冷的天气里,有些人容易出现头痛等症状,正如老话所说“寒从脚起”。因此,在春捂时,应该下厚上薄,适当保暖小腿可以减轻头痛的情况。
当气温稳定在15℃左右时,可以适当减少衣物。此外,年老体弱或阳虚的人在春捂时还需要适时进行锻炼,并调养情志,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度过整个春季。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分享这些春捂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保暖的方法,从而让大家都能过一个健康的春天!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