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锅时,常见的粉条暗藏致命风险!近年多地查获的"毒粉条"案件显示,不法商贩为延长保质期,竟使用甲醛溶液浸泡粉条,更甚者用工业明胶、六偏磷酸钠等化工原料直接合成"化学粉条"。
还记得,曾经一家四口接连查出白血病的新闻吗?一家四口接连查出了白血病!而调查结果显示,是因为他们一家疑似长时间吃劣质粉条导致甲醛过量引起的。
辽宁、山东、四川等地查处的案件中,甲醛含量最高超标400倍,重金属铬超标200余倍,这些物质具有明确致癌性。
鉴别毒粉条需掌握三个要点:首先观察色泽,优质粉条呈自然米白色,过白或发灰的需警惕;其次测试韧性,纯淀粉制品不易燃烧且折不断,含添加物的容易燃烧;最后闻气味,正常粉条无刺鼻异味,经甲醛浸泡的会残留刺激性气味。(简单点,就是一看二烧)
值得注意,2017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数据显示,甲醛在食品中的暴露量远低于致癌阈值。专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长期大量食用可疑粉条,日常保持饮食多样性,无需过度恐慌。食品安全监管仍需加强,消费者提高鉴别能力才是根本防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