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成功路上傲视群雄时,身边的人纷纷奉承;当你一帆风顺地追逐梦想时,周围的人都在攀附;然而,当你失败跌入谷底时,你会发现巨人们都离你而去。无论何时何地,“钱”这个字都在展现着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古人早在千百年前就感叹着“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它的下一句更是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如今,我们生活在疫情肆虐的时代,许多人都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恐惧。那些负债累累的人最能体会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无助和无奈。有时候,努力并不能解决眼前的困境。古人常说,只有学会预先准备才能避免陷入困境,这是一种智慧的远见。这就是生活的经验,是通过无数次吃亏得来的切身体会。
《喻世名言》中说:“正是官无三日紧,又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有了钱,许多事情变得简单。对于普通人来说,有钱能够解决大部分的烦恼。如果你一无所有,即使你是皇帝,也束手无策。
历史上有许多例子可以印证这一点。汉武帝被誉为雄才大略的皇帝,如果没有他祖先三代的积累财富和国力,即使他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多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如果不是因为贫穷惹的祸,晚年的汉武帝也不会发布《轮台罪己诏》。明末的崇祯皇帝被认为是有能力的,但他不懂得经营财富。尽管拥有关宁铁骑和数以百万计的大明军队,最终他还是承受了失败的苦果和亡国之君的名声。
在尊崇礼法的古代社会,皇帝作为九五至尊的统治者,被认为是绝对的王者。然而,即使是皇帝,如果一贫如洗,仍然无法扭转乾坤。可见,有钱才能办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正如古人所言,“巧妇不能无米之炊”。还有一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种有备无患的思想已深入每个国人的骨髓。
当享乐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盛行时,中国人却一直是世界上最喜欢储蓄的群体。也许是因为穷怕了,也许是这种防备意识根植于基因的影响,总之,在疫情中,即使生活不如意,我们仍能凭借自身的能力生存下去,不至于成为人人欺凌的“穷鬼”。
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告诉我们,即使拥有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生活也不是容易的。《义侠记》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分钱买一分货,若有说谎负心时,难免天灾与人祸”。这正应了现代人的说法,“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钱在人们的生活中虽然不能等同于幸福,但却是影响幸福的重要指标。
李敖在自己的讲座中曾指出,中国的文人往往鄙视金钱,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思想。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人不能为金钱所诱惑,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金钱的向往也确实是读书的目的之一,毕竟金钱是否能影响你的幸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当司马光担任宰相时,经常问新进士家里是否有钱。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因为身为百官之首的司马光怎么可以是满口金银的粗俗之人。这表明对金钱的认识不同,也能看出谁是嘴巴里满是金银,谁是心中充满金银。金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钱包里存一些存款,在面对诱惑时,可能能多守住底线。
古人常说,“温饱思淫欲”。任何人想要做事情,都需要先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当钱多得花不完时,生活就是财富自由的表现,也能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这就是现实生活,我们都希望生活质量更高,但是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金钱的力量”。想要购买更多的生活便利,就需要更多的金钱。国人从来不信奉贵族,内心深处的基因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都想成为贵族的一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总觉得生活很累,只要身处这个环境,就会不自觉地卷入其中。
金钱是一种力量。当我们下意识地认为“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是正确的时候,我们会不断努力成为有钱人。然而,古人说“一分钱买一分货”,也许是想让我们明白,学会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懂得运用金钱,而不仅仅是追求它。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