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血压标准公布!不再是120/80?老年人建议对照了解一下

2025-04-14温情岁月人生

高血压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据数据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成年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高血压风险。虽然这类疾病可以通过有效治疗得到稳定控制,但要想彻底治愈,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下还是很困难的。

近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2021版发布,对既有的血压标准进行了调整,新的血压标准已经不再是120/80,而是130/85。根据新标准,当我们测量血压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血压水平在舒张压85到89和收缩压130到139之间,就说明我们的血压数值还算相对标准。

根据高血压问题的诊断标准,血压数值<130/85mmHg可以认为是相对正常状态。当血压数值达到130~139/85~89mmHg时,表示已经出现了高血压问题。当血压数值继续升高到140~159/90~99mmHg时,被判定为一级高血压。而当血压数值≥160/100mmHg时,则属于二级高血压问题。

当身体内部的血压水平偏高时,可能出现以下异常症状:

1. 头痛:长期高血压会对脑部血管产生影响,导致脑内压力增大,容易引起头痛。如果出现持续的头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避免发生脑出血等问题。

2. 视力模糊:当血压水平过高时,会对视网膜造成一定作用,增加视力病变的风险。因此,如果短期内发现自己的视力明显下降,不能清楚地看东西,要引起足够的警惕,及时就医。

3. 手脚麻木:某些人受高血压影响,手脚部位经常出现麻木问题。这是由于血管内压力升高,血液循环功能出现变化,导致四肢供血不足,无法有效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如果出现明显的麻木感觉,应引起重视。

当出现以上异常症状时,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只有稳定血压才能保证血液正常流通,避免麻木等问题的出现。

总结:

大家可以根据新的血压标准自查自身血压是否超标。如果发现血压水平偏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稳定血压,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记得将这份关心分享给朋友圈和重要的群组,让更多人了解新的血压标准,多一次转发就多一份关爱!

大家都在看
推荐视频
精彩推荐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