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白天奔波劳累,夜晚却常常睡不好觉。有人试过泡脚、喝牛奶、听音乐,也有人用香薰助眠,却忽略了一个最简单又最容易坚持的小动作——晚上穿着袜子睡觉。这听起来似乎微不足道,甚至有人会认为“不透气”“憋闷”,但事实上,坚持晚上穿袜子入睡,对身体调养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
尤其在天气转暖、寒湿未尽的春季,晚间穿袜子睡觉,不仅可以保暖护阳,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手脚冰凉、促进血液循环,甚至对一些慢性虚寒体质的人有辅助调理的作用。中医讲“寒从脚下生”,脚是人体阳气最容易流失的部位之一,若不加以呵护,寒气就会从脚底逐渐侵袭全身,久而久之影响脾胃、心肺、肾阳等多个系统。
那么,坚持每天晚上穿袜子睡觉一段时间,究竟会给身体带来哪些改变?以下这四大变化,值得你认真了解——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血液循环最弱,夜晚最易受凉。而人体在入睡过程中,体温需要逐渐下降到某一临界点,大脑才会释放“入睡信号”。脚部一旦受凉,体温调节机制被打乱,入睡就会困难,容易辗转反侧,半夜惊醒,甚至出现“睡不沉、梦频多”的情况。
穿袜子睡觉能够有效维持脚部温度平衡,特别是在春冬交替、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更能减少寒气侵入,帮助大脑快速进入放松状态,进而缩短入睡时间、提升深睡质量。研究表明,穿袜入睡者比不穿袜者入睡时间平均缩短15~20分钟,夜间醒来的次数也显著减少。
对失眠、易醒、神经衰弱者来说,晚上穿双干净透气的棉袜,无疑是一种简便却有效的助眠方法。
不少人,尤其是女性,常年受困于**“四肢冰凉”。即使气温不低,晚上睡觉时双脚仍凉得发麻、久久不能入眠。这种表现多与阳虚、气血不足、末梢循环差**有关,若不及时改善,日久则容易发展为脾肾虚寒、寒湿入络等体质问题。
脚底有大量神经末梢、毛细血管及六条重要经脉的起点,如肾经、脾经、肝经等。穿袜子保温能激活足部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回流,缓解寒凉淤堵,间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使身体由内而外恢复温暖感。
对体寒怕冷、月经不调、冬季末梢血液循环差者而言,这种足部保暖方式,是日常补阳、养血、暖宫的重要辅助手段。
中医认为,足部是脾经与肾经汇聚的重要部位。脚底温度若低,寒湿易入,脾阳则难以升发,从而出现腹胀、食欲差、腹泻、体倦乏力等脾虚表现。长期脚凉,阳气被困于下,不仅脾胃受伤,还会波及心阳、肺气,导致一系列系统性虚弱问题。
穿袜子睡觉在保持脚部温度的同时,能保护足部阳气不泄,有助于脾阳升腾、胃气运化,尤其适合经常腹泻、胃寒、早起口淡、食后易胀等脾虚症状者。
长期坚持,可在不知不觉中助脾开胃、强健消化功能、提升阳气运转效率,逐步改善“吃不下、吃了胀、吃了凉”的状态。
很多慢性病的发生都与“寒湿之邪”有关,而足部正是寒湿入体的重要通道。现代人久坐不动、阳气不足、加上夜晚露脚睡觉,极易使寒湿由脚侵体,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关节炎、风湿病、月经不调、宫寒痛经、腰腿酸软、免疫力下降等。
穿袜子睡觉相当于在足部加上了一层“护身符”,减少寒湿入侵机会,为身体筑起第一道屏障。尤其是春夏换季、空气湿度大、下雨频繁时节,脚暖则全身气血不滞,阳气不耗,自然能减少外邪入侵的机会,从根源上保护身体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群、体质虚弱者、常年慢病缠身者而言,这种方式虽简单,却具有极高的日常调理价值。
虽然穿袜子睡觉好处多,但也要掌握正确方式,避免适得其反:
选择纯棉材质、透气性好的袜子:避免使用紧勒、化纤材质,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或引起脚汗脚气;
保持袜子干净、干燥:每天更换,避免潮湿滋生细菌;
袜口不要太紧:以不勒脚为宜,避免影响经脉气血流动;
夏季炎热或脚汗多者可选择性使用:可在早春、秋冬、睡眠不稳时期使用,夏季高温时根据体感调整;
不宜穿压缩类或保暖过度的袜子入睡:避免夜间体温调节受限,引起闷热不适。
养生从来不是高难度的事,而是藏在生活点滴细节中。每天晚上穿袜子睡觉,看似简单,却能让身体悄然发生变化:睡得更沉了,手脚不冷了,吃饭香了,脾胃暖了,精气神也跟着回来了。
如果你常常睡不好、总是手脚发凉、脾胃虚弱、湿气缠身,不妨从今晚开始,穿双干净舒适的棉袜睡觉,给身体多一层呵护。你会发现,那些你忽视的小举动,可能正是改变健康状态的关键所在。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