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里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节俭是一种美德,哪怕只是微小的一分钱,也不应随意挥霍。
古时,有个声名远扬的吝啬富户。他花费巨资购置了大片土地,为弥补这一支出,竟妄图通过设宴收礼来抵销。他四处宣扬,广邀亲朋。然而,到了宴请当日,众宾客无一携礼金前来。这富户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将宴会进行到底,最终落得钱财大亏。
古人讲:“礼轻情意重。”人生中的重大时刻,如婚丧嫁娶、成家立业,才是值得随礼的节点。随礼的关键在于情谊,而非礼金的多寡。现今,太多利欲熏心之人,把随礼视作敛财途径,大小事情都巧立名目收礼。若盲目跟从,必然会给自己增添沉重负担,身心俱疲。面对这类巧立名目的随礼,应当果断拒绝,以免浪费钱财和感情。
有言道:“互利互惠,方为长久之道。”在生活中,收礼不回礼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时候,人们在意的并非钱财本身,而是那份真诚的心意未得到回应。
就像大学时的一对室友,情同手足,相约在彼此的重要时刻出席并随礼。哥哥结婚生子,弟弟都依约前往并送上贺礼。但当弟弟结婚时,哥哥找借口不来,弟弟生子时,哥哥更是杳无音信,仿佛从未有过交集。弟弟这才幡然醒悟,一切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最终决然删除了对方。
《诗经》言:“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生活中不乏眼中只有钱财利益,毫无真心之人。收礼时眉开眼笑,回礼时却百般推脱。他人的真心,在他们眼中只是获取财富的途径。与其在这种人身上耗费心力,不如把钱用在关键之处。人情往来本就相互,不随有去无回的礼,并非小气计较,而是不让真心错付。要明白,并非所有人都值得真心相待,真心换不来真心,不如果断转身。
曾闻:“人心如秤,衡量轻重各不同。”亲近之人,相处有尺度;点头之交,往往交流甚少。
有位年轻小伙,家境贫困,每月生活费有限。大学实习期间,同事结婚,众人商议随礼千元。他虽与这位同事并不熟稔,但为了面子,纠结再三还是拿出仅有的千元随了礼。之后,他因无力支付房租被赶出,只能流落街头,食不果腹,无心工作,最终不仅未融入同事圈,还丢了工作。
人生在世,会遇到众多之人,真正能长久相伴的屈指可数。多数人与自己只是匆匆过客。平时少有往来,到随礼时才出现,这种邀请函往往只是群发,毫无真心。对于这类泛泛之交,不必为了面子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强装阔绰,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与人交往,切忌交浅言深,保持适当距离即可。
▽
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礼蕴含着高深的智慧。随的是人情,送的是心意,交的是人品,察的是人心。即便家财万贯,也不应随那些不合时宜、不符礼数的礼,以免让随礼失去原本的意义。余生珍贵,要把有限的情感和精力,倾注在值得的人身上!
一键前往【中青看点】,观看完整内容,更有现金奖励